本报记者 陈 江 本报通讯员 何培谊
环保有奖举报制度是政府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构建的沟通渠道和举报平台。2013年3月15日,为鼓励我区群众参与环保工作,有效弥补原有环境监管力量的不足,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暂行办法》,并在试行一年后,于2014年4月15日又正式颁布实施。该办法主要内容是对私设暗管非法偷排、危险废物处置和涉辐射污染等三大类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环境违法行为的举报给予800至3万元的奖励。
转眼,该项制度已实施两年。这一激励全社会参与环保监督的举措至今取得哪些实效?记者为此专门来到广西环境监察总队进行采访。
A
两年奖励4万多元
2013年6月,经过细心观察,桂林市群众发现某公司对医疗废物处置不当,怀疑其将未处理的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中填埋,于是有人通过环保厅公布的举报电话进行举报。经查实,该公司虽然没有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的现象,但是涉嫌非法倒卖、处置医疗废物,环保厅据此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了及时处理,避免了违法行为的进一步扩大。事后,环保厅还将处理意见向举报人反馈,并根据有奖举报的相关条例给予其3000元奖励。
据广西环境监察总队的负责人介绍,有奖举报办法出台后,自治区环保厅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放宣传单、宣传品等方式向社会开展宣传,公布环境举报电话、开通网络举报渠道,并通过各大新闻媒体对办法的实施细则进行报道,让广大群众获得了广泛认知。为了保证群众举报投诉渠道通畅,自治区环境保护厅还全力保障有奖举报电话24小时通畅,群众可以随时将发现的环境问题向环境保护厅报告,及时收听和及时处理举报信息。
两年来,该总队共接到投诉和举报1500多个,平均每天接到举报电话或邮件3个。其中广西环境监察总队直接参与调查处理案件35起,有25起举报符合奖励条件,共计奖励4万多元。
B
“望远镜”彰显威力
有奖举报制度,是变政府监管部门一双眼睛为群众的千万双眼睛,让环境违法企业无处可逃。
广西环境监察总队队长告诉记者,一些企业私设暗管,地点隐蔽,平时工作检查的时候很难发现,一度形成了监管的死角。办法的实施,有效发动了群众的力量,给环境监管增加了无形的人力物力,配备了“望远镜”、“显微镜”和“夜视镜”,有效地弥补了环境执法的短板,让执法工作的难度有所降低。而从举报的实效看,由于群众生活在当地,可以及时了解和观察企业的动向,虽然有些举报信息不是特别准确,或者不符合有奖举报条件,但是被举报的企业往往真的存在各种环保问题。
群众举报的“夜视”和“望远”功能在2013年的一起非法转移危险废物的追踪中得到体现。2013年6月5日,自治区环护厅接到群众实名举报,来宾某公司非法转移危险废物到柳州某无危废处置资格的公司进行处置。环保厅通知柳州市和来宾市环境保护局立即开展调查,当天,工作人员立刻与举报人联系,展开行动,在夜色中寻找危废车辆的转移路线。6月6日凌晨30分,转移运送危险废物的车辆在驶入工厂时被来宾市环境监察支队的工作人员抓个正着。经查证,该公司果然是非法转移危险废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应被处以20万元的行政处罚。根据有奖举报的有关细则,举报人获得了2000元的奖励。
根据举报人提供的具体线索,两年来,环保厅共直接调查处理违法排污案件35起,并将1000多件环境投诉转由市、县环境保护局调查处理。此外,举报专线电话还直接回复噪声、生活垃圾的咨询和投诉1000多起。
C
违法企业受到震慑
作为欠发达地区,广西一些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存在资源型、高能耗、重污染的现状,环保工作历史欠账较多,高浓度有机废水排放和涉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特别是有些企业私埋暗管,或利用溶洞、渗井、雨水管道等排放污水,规避环保部门的监管,造成环境风险隐患加大,容易造成突发环境事件,危害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这些隐藏的暗管是取得与环境违法行为斗争胜利的关键,而群众的举报和帮助成为发现偷排的有力武器。
2013年4月初,一名群众向环境监察人员举报广西贵港某纸厂私设暗管偷排超标废水,举报信中配备示意图说明了暗管的铺设轨道,指出废水通过污泥池旁边的一个极隐蔽的地方排到深埋在地下十几米的地下暗管,管道再由废磨片捆扎压在江底,偷偷将大量的黑液向郁江排放。举报人特别指出,地下管道错综复杂,几次改造。该企业10年来一直向贵港市偷排含有烧碱及各种剧毒药品的水浆和蔗渣黑水,使西江水域受到污染。接报后,环保厅环境执法人员立即对该公司进行了突击检查,经过查实取证,在该企业发现两处暗管,一是将未经处理的部分化学制桨黑液从贮存罐底部通过电动阀门控制,经原生产用水取水管偷排进入郁江。二是在白水回收站私设废水排污口,将部分未经处理的抄纸白水直接偷排进入郁江。此外,该厂还未经审批,擅自建设木薯淀粉生产线,产生的洗木薯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郁江。最终,该企业被处以62万元罚款,并被责令停产限期整改。而举报人也获得了1万元的重奖。
同样是私设暗管偷排,如果没有群众揭发,广西崇左市某化工厂的暗管也很难被执法人员发现。2014年3月,有群众举报崇左市某化工厂利用暗管偷排废水,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该公司从2002年建厂之时,就埋设暗管,在车间内预留两个接口,一个位于污水处理池旁边,一个位于污水处理站曝气池旁。执法人员将有颜色的清水泵入地下管路,再查找出水口的办法,发现两个预留的接口经暗管经过地下管路汇合,可以将废水偷偷排向黑水河。在确凿的证据下,企业负责人只有低头认罚。该企业最终被限期整改,并拆除管道。举报人则获得了6000元的奖励。
D
环境监管添新动力
有奖举报,让群众与环境监管人员协同作战,群众对环境保护工作也由不了解转变为熟悉,对环境监管执法人员由不信任转为信任,对环境监管工作从不支持转变为支持,为广西的环境监管增添了新动力。
在群众的配合和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协助下,2014年,我区环保部门先后开展了5次环境安全专项行动,共出动7.53万余人(次),检查工业企业24042家,排查饮用水源地398个,处罚企业401家,停产整治404家,取缔关闭565家。2014年全区突发环境事件明显下降,全年只发生一般突发环境事件8起,其中因违法排污引起的3起,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同时,全区环境质量也得到持续改善,2014年,广西氮氧化物年度排放总量由连年上升转为大幅削减,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由2013的98.0%上升为98.4%。南宁、柳州、桂林、北海4个环保重点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全年平均优良率由66.8%上升至76.0%。
新闻推荐
本报来宾讯(记者/罗侠)4月10日,来宾市2015年第一次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在河南工业园区和来宾北站站前广场举行。该市共有66个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达87.4亿元,涵盖工业、教育、基础设施、服务、交通等...
来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