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卡、煤气卡、图书馆借阅卡……出个门需要携带那么多的卡,这些功能不同的卡片着实把钱包塞得满满当当的,而这也是很多市民烦恼的事情之一。多少人在期盼:要是能“一卡通刷”就好了。
这还真要成为现实了,日前玉林市公布了《玉林市市民一卡通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玉林市将倾力打造这项重大惠民福利,将涉及公共服务、行业应用等领域的模块和功能逐渐合并、最终将变成一张“市民卡”,实现多领域内一卡全通,方便百姓生活,并拟在2016年12月31日前正式首发。
设计:做到一卡走遍玉林
据介绍,市民一卡通工程是一项便民、利民、惠民的系统工程,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大举措。主要通过创新管理理念,整合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行业应用、金融支付等领域的资源,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商业机构、信息技术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工程建设和运营,实现“一卡多用、拓展功能、信息惠民、金融惠民”的发展目标,促进玉林市由“数字玉林”向“智慧玉林”迈进。
市民一卡通工程建设初期主要重点拓展公共服务类应用建设,扩大发卡人群,扩大影响力,提高认知度。市民卡前期主要加载居民健康卡应用,拓展公交、停车、ETC收费、加油等公共交通类以及水、电、气、通信等公用事业缴费类基础应用和服务。中远期将根据市场与玉林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共同建设遍布全市的线上线下便民多渠道综合服务网点,提供市民一卡通相关服务,并协同玉林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融合各类金融支付应用。
并且为了避免多头管理和重复建设,市民卡发行后,各部门(单位)不再新发行类似功能的卡,已发行的要逐步取消,原则上设置2年过渡期,过渡期后统一纳入市民一卡通体系,并且各部门(单位)积极支持并推动市民一卡通在本部门(单位)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与推广,把更多的功能应用融入到市民卡中,真正做到一卡通行玉林。
步伐:三个大时间节点完成“蜕变”
根据《方案》的部署,从今年起至2020年,玉林市市民一卡通工程的建设完善主要分为三个大步伐来进行,其中今年年底前争取正式首发第一批市民卡,具体分别为:
2016-2018年:基础平台及主体推广应用建设
完成市民一卡通应用平台软硬件的初期建设,并实现制卡、发行、申领、充值、挂失等业务,完成配套持卡人服务体系建设,如网站、自助终端、网点(包括自有网点、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网点、社会合作网点等)等。
实现市民一卡通在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和市直机关办公一、二、三区,公交、高速公路ETC、出租车、旅游景区售票、水电煤气缴费等首批共建部门业务应用的终端改造和应用。争取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市本级交通一卡通应用平台建设和全市一卡通系统的升级或新建工作,按照统一技术标准改造或新建全市的相关软硬件设施,完成玉林城区范围内公交、出租车交通一卡通应用互联互通。2017年12月31日前,全市辖区内公交、出租车、高速公路ETC及其他客运交通工具的交通一卡通应用互联互通;并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和柳州、桂林、来宾和崇左市完成交通一卡通应用互联互通。
启动市民一卡通在居民健康卡、居民就诊以及小区物业等方面的开发及应用。
2019-2020年:建立丰富的便民增值应用和服务体系
逐步拓展多种领域的小额支付应用及其他政府公共服务应用,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市民一卡通的应用;推广市民一卡通在超市、商超、百货、便利店、健身娱乐场所、网上商城、网络支付等各类线上/线下和联机/脱机支付应用;拓展市民一卡通在社区、企业和校园以及体育场馆的应用,增发企业卡、学生卡等;逐步实现全区交通一卡通应用,力争实现与全国交通一卡通应用互联互通。
2019年12月31日前,推动全区范围内交通一卡通应用互联互通,积极推进对接周边省交通一卡通应用工作;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区范围内交通一卡通应用互联互通,力争实现与周边省及全国交通一卡通应用互联互通。
2020年——:市民一卡通工程未来规划
未来可以在市民一卡通平台的基础上和城市统一平台结合,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市民(卡)综合服务门户平台,使玉林智慧城市建设有限公司从传统一卡通及支付业务向互联网应用转型升级,迈入城市(市民)一卡通互联网应用和运营时代。
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相融合的现阶段,基于互联网的市民(卡)综合服务平台不仅仅是针对传统(市民)一卡通业务的服务入口,更重要的是本地市民综合信息服务的入口。即可自助运营推广,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自主综合服务体系,也可以针对各类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机构(如支付宝、微信、百度、58同城等)提供内容和渠道服务,成为本地城市服务的主要流量入口,同时让市民一卡通持卡用户享受关联便捷的城市生活综合服务。未来在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更可提供各类征信服务、数据分析及营销服务。(记者陶继军)
新闻推荐
...
来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