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新闻 合山新闻 象州新闻 武宣新闻 忻城新闻 金秀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来宾市 > 武宣新闻 > 正文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

来源:广西日报 2015-12-30 16:2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贺 波 罗 琦 本报通讯员 宋潇潇 王现彬

5年来,广西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工作主线,一系列教育标准和引导措施陆续出台,教育投入持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育教学取得新的突破,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得到全面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逐步提升:

2015年,广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3.0%, 比2010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顺利完成广西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2015年与全国同步达到93%的目标;

2015年,广西小学净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分别为99.39%、108.87%,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0.02个百分点和2.55个百分点;

2015年,广西小学和初中辍学率分别为0.37%和1.87%,比2010年分别降低了1.73个百分点和4.71个百分点;

……

可以看到,一系列立竿见影的实招硬招,让一个个教育难题得到解决,广西义务教育发展的新篇章正浓墨重彩地书写着!

大手笔投入,巩固发展义务教育

“十二五”期间,广西持续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努力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首先,扩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范围。从最初的“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扩大到目前的“三免两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免农村寄宿生住宿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和营养膳食补助)。

提高经费保障水平。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由2010年的小学每生每年300元提高到600元,初中每生每年500元提高到800元;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由原来的小学每生每年500元提高到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750元提高到1250元;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由原来的小学每生每年35元提高到90元,初中每生每年70元提高到180元。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通过进一步拓宽教育投入渠道,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2014年,全区共投入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70.85亿元,比上年增加9.35亿元,增长15.2%。

其次,全区启动新一轮中小学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将调整出来的高中用于办初中,调整出来的初中用于办小学,调整出来的小学用于办幼儿园,试点先行,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再次,全区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进一步实现常态化;自治区教育厅明确要求今年全区100%的公办小学和公办初中实现划片就近入学;结合春、秋两季开学检查工作,对各地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进行检查;强化学生电子学籍管理。

此外,广西还积极实施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在19个试点县区及330所项目学校,开展有效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探索实践,在西安举行的“全国有效教育·创造教育观摩交流会”上,广西试点经验得到全国12个省市1300多名与会者的充分肯定和良好评价。同时,广西借助“增效”落实“减负”,出台《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开展学生课业负担监测。

目前,全区已有24个县(市、区)通过了自治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其中5个县(市、区)已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包括凭祥在内的8个县(市、区)已申报2015年国家认定。

多举措落实,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教育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公平和有尊严的教育,“十二五”期间,广西相继实施了一系列举措,进一步保障特殊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的成长。

在特殊教育方面,广西出台多项新举措,突破发展瓶颈,全面推进特殊教育提质升级,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益:

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健全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14年,全区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已提高到每生每年4000元;自治区层面设立了每年500万元的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大部分地市也相应设立了专项补助经费;全区建立健全了覆盖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残疾学生的资助体系,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及高等教育均可获得教育资助。

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施国家特殊教育“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共投资5.925亿元,新建24所、改扩建53所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广西特殊教育综合大楼”。2015年,广西有特殊教育学校78所,比2010年增加了19所。58个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建有特殊教育学校,覆盖率达94%。

扩大特殊教育优质资源。以“自治区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为抓手,扩大特殊教育优质资源的整合。截至2015年10月,全区已有15所特殊教育学校立项,其中有7所学校通过评估验收。

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及时补充教师队伍,2015年教职工1664人,比2010年增加了504人;广西共举办了特殊教育培训班13期,并实现所有市县的特殊教育管理人员、特教专干、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的“全员培训”计划;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力度,目前广西有4所高校设有特殊教育本科或专科专业;设立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统筹加强特殊教育培训指导和政策研究。

如今,更多残疾儿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与普通孩子一样,学习知识,增长技能,全面发展。

此外,在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方面,广西大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特别是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办好必要的教学点;2011-2014年,全区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4.04亿元,支持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482个项目,丰富留守儿童校内外生活;2014年以来,每年组织近2万名农村留守儿童走进城市参观学习,拓展眼界。2015年,自治区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的意见(试行)》,完善了适龄入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政策体系,确保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切实有效保障了留守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方面,广西出台了《关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外省户籍学籍迁入人员在广西参加升学考试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从政策上予以保障。2011-2014年,广西各级财政共计拨付接收随迁子女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8.63亿元;广西投入专项资金6.4亿元,建设学校372所,建设校舍项目400个,采购1.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极大改善了接收随迁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

下气力推进,“全面改薄”成效显著

近年来,广西大力推进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以下简称“全面改薄”)项目,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有效促进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特别是近两年,广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统筹了教育、发改、财政、住建、国土等部门的职能,协同推进“全面改薄”工作:

统筹各专项资金。广西将“薄改计划”(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中央奖补等4个义务教育专项工程项目资金全部纳入“全面改薄”规划,有效防止资金、项目安排重复交叉或支持缺位。2014-2018 年,全区“全面改薄”项目规划投入资金296.2 亿元,相当于2000-2013年13年投入的1.5倍。

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实施“精准改薄”。广西将国家连片特困地区县、自治区贫困县、边境县、少数民族自治县等最困难的4类县纳入中央改薄资金支持范围,将其薄弱学校纳入“全面改薄”规划。

出台教育用地保障政策,优先安排中小学用地。广西将教育用地规划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优先保障教育用地,确保城镇建设与中小学(幼儿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为消除“大班额”“大通铺”新建学校用地提供了政策支持。

资金分配实行奖惩机制。以资金奖惩杠杆撬动各地积极开展前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缩短建设周期。如武宣县第四小学从开工到交付使用仅用了7个月时间,创造了“武宣速度”,同时该县大部分项目均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交付使用。

一系列措施,使各地紧绷“进度”之弦,取得良好效果。根据全国改薄办最新通报,截至2015年10月底,广西“全面改薄”工作在全国各省排名靠前。“十二五”期间,全区共投入240亿元用于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学校2万余所(次),建设项目2.261万个,建设面积1449万平方米。

如今,“全面改薄”日渐成为山区孩子综合发展、走出大山的阳光工程——标准宿舍、标准食堂,新楼房、新校门,新跑道、新绿地……崭新的校园、全新的环境,承载起山村孩子自强的未来。

厅长有话说

强化督导 全面改薄 让壮乡儿女共享更加公平的义务教育

秦 斌

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办法》(以下简称《督导办法》)。强化督导,大力推进“全面改薄”项目,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是全面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这对于教育基础薄弱、发展水平不高的广西来说意义更加重大,影响更加深远。

下一步,广西将认真研究《督导办法》、学好《督导办法》,逐条对照检查“全面改薄”落实情况,使每一项督导内容都能在广西开花结果,使广西每一个项目工程都符合督导要求,成为放心工程、阳光工程和民心工程,让壮乡儿女共享更加公平的义务教育。

一是加强督导督查,打造放心工程。把“全面改薄”作为政府教育督导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完善考核责任和表彰奖励机制,建立健全问责机制。一方面,研究制定广西的实施细则和具体方案,以便于各地更好地执行贯彻落实《督导办法》。另一方面,将督导结果与各地的评估结合起来,按照《督导办法》要求的问责和激励机制,延伸督导结果的运用范围,对将督导结果与各地的年度绩效考评、“全面改薄”工作评价、地方主要领导年度工作考评结合起来,对职责落实不到位的给予绩效扣分、资金扣减或通报批评,全方位确保《督导办法》各项规定落实到位。

二是落实公开公示和通报制度,打造阳光工程。在当地主流媒体、政府网站、公示栏上及时公开项目规划、项目预算安排、工程建设进度、集中采购等相关信息,广泛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增强透明,保证项目立项科学、相关资质合格、相关程序合法。同时,通过项目在线月报系统进行动态监测,并指导各地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查缺补漏;对进度较慢的县开展实地督查,对进度达标的县进行跟踪监测,督促巩固各项指标,通过督导评估,真正达到“以评促建”的效果。

三是健全保障体系,打造民心工程。全区各级财政均将“全面改薄”地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并尽最大能力加大投入,全区按不低于中央资金的比例安排资金,2014-2018年5年间将筹措资金近150亿元,其中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资金近100亿元。对广西31个未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区,除争取国家更大的支持外,还要专设教育发展基金,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十三五”期间,广西将在每一乡镇政府所在地,至少建设一所寄宿制小学;在人口较大且交通便利的乡镇,同时建设一所寄宿制初中。

(作者系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

武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宣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