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坤 本报通讯员 刘京平
今年1-2月,来宾市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两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区前列,保持了去年以来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市委书记张秀隆指出,来宾作为一个新建地级市,要发扬广大干群的吃苦精神,保持高速度,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在来宾,这种吃苦精神被称为“拓荒牛”精神。
让人瞩目的“来宾速度”
工业园区标准厂房的建设,是“来宾速度”的一个缩影:去年,来宾工业区仅用了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23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设,极大提高了工业园区的承载力和招商吸引力。
这一被誉为“来宾速度”的创举,正在继续——今年,5月31日前,全市将投入30亿元,完成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
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该市各地工业区均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3月中旬,记者走进来宾市河南工业园区,只见几十栋整齐划一的厂房和综合楼矗立眼前,硬化道路成网状排列,100多辆工程车进进出出,塔吊、铲车、钩机组成的机械施工阵列在不断推进,600名施工人员夜以继日地忙碌着。今年5月底,这里要完成5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设面积。目前已有14家企业入住,6家企业洽谈。
与此同时,来宾各县(市、区)工业园区的建设速度也令人刮目相看。来宾工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底要完成的100万平方米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正超过预期速度推进。据统计,截至2月底,全市各工业园区完成新建标准厂房建设近60万平方米。
制度创新为发展提速
工业发展劲头足,离不开广大干群的积极性。该市将考评制度创新作为抓手,让“拓荒牛”精神在全市上下得以发扬。
去年,为抓好项目落地,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来宾市成立了8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协调小组,专门负责落实银海铝二期、建陶、电子工业园、宝石加工、金龟岛综合开发、东盟民族文化博览园等投资几十亿元、对全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壮大经济规模产生重大影响的产业项目。
考评制度可谓立竿见影。去年,塑料光纤、新中陶陶瓷产业基地、凤凰动漫产业园、年产10万吨铝箔及铝板带精深加工等268个项目实现了落地或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达239亿元。与此同时,全市工业园区水、电、路、排污及供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累计完成基建投资14.5亿元。武宣县工业区、合山产业转型园区相继获得自治区A类园区,全市自治区级A类园区达3个。
“拓荒牛”精神提士气
2010年12月初,来宾市委书记张秀隆,市长杨和荣率领市四家班子领导和全市各职能部门组成检查组,整整7天在象州县、武宣县、兴宾区和来华投资区等县(市、区)开展巡回检查,督促为民办实事、农业产业化、标准厂房建设、工业化城镇化等工作进度。
一位县委书记说,像这样的巡回检查,在来宾已经形成每季度一次的惯例,面对压力和责任,唯有用“拓荒牛”的精神,落实项目责任,加强项目管理,千方百计抓好项目建设。
去年8月,自治区对来宾实行节能减排“区域限批”。这对一个正在谋求快速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而言,无疑是一个严峻考验。
面对考验,该市立即对53家高能耗企业采取关停、限产等强制性措施,并抽调100名干部组成检查小组,分赴各地监督检查。由于措施果断,仅用2个月时间就争取解除了“区域限批”令。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到1.184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5%。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3.4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6%。初步统计二氧化硫项目减排5.53万吨,完成任务的101%;化学需氧量项目减排量1.16万吨,完成任务的109%。
“激昂奋进,在来宾的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足迹,这是何等的自豪和骄傲!”张秀隆常常这样鼓舞来宾干部群众。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吴丽萍本报通讯员李冠霖阅读提示:近日,自治区政府批准《柳州、来宾、河池市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实施。业内人士认为,柳州、来宾、河池市位于广西中部...
象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象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