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来宾讯 (记者/陈坤 通讯员/杨天台 韦鹤群)“种桑养蚕亩均收益6000多元,可惜病虫害和蚕粪难处理等难题不好解决。”2月18日,来宾市委书记李志刚在象州县寺村镇岩口村边劳动边调研时得知村民们的困扰后,当即给他们拿主意:防病问题政府将安排技术人员来进行培训加以解决,而对于蚕粪处理难题则要求有关部门协助集中搞沼气池,防止污染。
自2月17日该市启动以“转变作风接地气、服务群众惠民生”为主题的“万名干部进村住户,万户农民进城住家”活动后,市四家班子领导及各市(县、区)各部门均按照要求,奔赴农村问计于民,结合农民实际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决基层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长杨和荣在武宣县双桂村得知去年的进村道路、安全饮水难题解决后,村民们对种养技术十分渴求的情况后,立即现场要求农业部门加大对农民科学致富的指导。连日来,该市组织、宣传、商务等部门领导均奔赴基层,察民情、问民意、解民忧。
为避免形式主义,该市制定严格的督查制度,要求将征求到的群众意见进行梳理,造册登记,建立台账,在村委挂牌上墙,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开承诺,解决一件、验收一件、销号一件,接受群众监督。此外,将在5月上旬由督查考评局负责组织对整个活动情况的督促检查工作。活动的成效将纳入各县(市、区)和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范围,对因工作不力造成单位与地方年度任务指标无法完成的,将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新闻推荐
干部接地气 基层添活力 ——来宾市“万名干部进村、万名农民进城、万名党员进社区”活动见闻
本报记者陈坤本报通讯员唐佐军韦鹤群张国锋虚心听民意,政策才能通民心。干部接地气,基层才能添活力。今年1月,来宾市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创新载体,在往年“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察民情、万名...
象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象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