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江永新 黄隆天 本报记者 陈坤
投资1.3亿元的8万多平方米标准厂房刚建成,就被众多企业“抢滩登陆”,提前租赁入驻;投资1200万元的威野船舶修造公司造船生产车间,15艘2000吨级船舶已具雏形……
步入象州县广袤的大地上,处处感受到无限的商机和强劲的活力。
近年来,象州县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优化环境“筑洼地”,科学招商“引活水”,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58.7774亿元、财政收入4.0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68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89元,同比分别增长45.3%、26.1%、44.1%和15.3%。
政策服务 营造“洼地”
“招商引资比的首先是服务。我们的硬环境也许比不过别人,但我们的服务质量绝对是一流的。”象州县委书记吴穆鹏说。
为优化投资创业环境,象州县制定一系列优惠的土地、税费和投融资政策,深入开展“政府创环境、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活动,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和“在建项目抓投产、开工项目抓建设、签约项目抓开工、在谈项目抓签约”的工作服务机制,推行代办制、导办制、督办制、现场办公制,积极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零距离服务,成功打造了一个聚集项目的投资“洼地”。该县先后荣获中国最适宜粤商投资地区、西部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自治区招商引资大兑现示范县、广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等殊荣。
据统计,自2006年以来,全县累计引进投资项目584个,到位资金89.81亿元。其中,2010年新引进项目159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4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个。
“在象州创业,各个环节很‘给力\’,全县从上到下都非常务实、效率高。我们从选址到办理手续、项目施工一路畅通,估计今年10月份竣工投产。”谈起项目入驻象州的前前后后,广东增城市好日子摩托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文元激动不已。去年,该公司到象州考察时,被优质服务深深打动,投资1亿元建设机动车辆商贸批发市场。项目从洽谈到签约、选址仅用不到20个小时,再次刷新象州招商引资速度。
产业招商 形成“合力”
“象州县拥有22万亩桑园,蚕茧产量居广西第二,发展桑蚕产业很有潜力。我们公司计划继续投资5亿元,再上几个茧丝绸深加工项目,打造集捻丝、织造、染色、印花、服装研发、生产、贸易品牌于一体的丝绸企业,全力提升桑蚕产品附加值。”广西华佳丝绸公司总经理樊文华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近年来,该县先后引进浙江丝绸之路集团、江苏华佳丝绸有限公司等全国著名丝绸和服装生产集团企业,全县拥有茧丝加工企业6家、丝棉被加工企业4家,引进年产30万张蚕种生产企业1家。2010年全县茧丝加工企业年产值达3.1亿元,初步形成制种、催青、收烘、缫丝、织造、印染、服装加工一条龙的蚕桑业产业化体系。
“招商引资不仅仅是招到几个项目、引进几家企业,关键在于是否形成产业,产生集聚效应,带动一方经济发展。”象州县县长龙秀说。
为了引进、培养一批适合发展本地资源优势的企业,象州县紧紧围绕发展壮大钡盐加工业、甘蔗制糖加工业、茧丝绸加工业三大主导产业,金属冶炼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林化加工业、造纸业、建材业五大支柱产业,全力打造钡盐加工、蔗糖产业、丝绸加工和林产品加工“4个10亿元”产业,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通过一系列产业招商,该县石龙工业集中区已初步形成集制糖及糖产品深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生产、汽车零配件产业、建材业、农产品深加工、现代物流等产业;县城西南工业园区已形成钡盐化工、丝绸织造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台商科技园等工业集群。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吴丽萍本报通讯员李冠霖阅读提示:近日,自治区政府批准《柳州、来宾、河池市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实施。业内人士认为,柳州、来宾、河池市位于广西中部...
象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象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