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店里,端茶、上菜、收桌、扫地,陈嘉维同学样样都做。 今报记者卿要林 摄
自从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后,当时不到10岁的陈嘉维,就一个人到医院验血、看病,甚至化疗。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并不是最好的,但是他的坚强和懂事,让很多孩子都望尘莫及。2013年,本报曾刊登的坚韧少年——身患白血病的陈嘉维,被评为柳州市百名好少年,昨日,《南国今报》2013年度“公民榜样”评选活动启动,有市民极力推荐他。
看病、治疗
他总是一个人
昨日中午,在柳州市航岭路的隆鑫快餐店,生意十分忙碌。
1时多,12岁的陈嘉维回来了,洗了手,他就开始干活了,帮父母捡碗筷、擦桌子、为客人打包……他样样都能干。
3年前,当时在来宾市象州县石龙镇中心小学上学的陈嘉维,身上长满许多红颗粒,经医院确诊为白血病。此后,他到柳州市工人医院住院化疗。这一住,就是85天。
为了给儿子看病,陈嘉维的父母来到柳州打工,父亲帮别人开车,母亲接手了一家快餐店。2011年9月,父母把他从象州县接到柳州,在鱼峰山小学读书。
两年来,陈嘉维化疗了10多次,花费20余万元,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让家里背上10余万元的债务。期间,父亲又病倒了,被确诊为肺部穿孔,住院治疗近20天,花去1万多元。出院后,父亲靠吃药维持治疗,已无法工作,只有在快餐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为了给陈嘉维治病,父母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店面里。因此,去医院看病、放疗、化疗,都是陈嘉维一人。
独立嘉维
感动了众人
在柳州市工人医院,血液科的医护人员对嘉维都很熟悉,除了他是这里患者外,主要是他的与众不同。很多大人在进行放疗和化疗时,都需要家人陪伴,而嘉维却从来不用。仅仅是在他住院的第一天,妈妈和他一起来办理住院手续,之后的住院期间,他都是一个人,打饭、治疗,10多岁的他,比很多大人都显得坚强。去年12月26日,本报以《孱弱少年不向病痛低头》为题,文图并茂报道了嘉维看病过程。
嘉维的“秘密”在学校里传开了,刚到学校时,他刚做完化疗,头发掉光了,问他怎么回事,他也不说,同学们还给他起了“光头强”的外号。大家都没有想到,陈嘉维竟然承受了这么多痛苦
嘉维的故事很快成为很多学校孩子学习的榜样,随后,柳州市鱼峰山小学、公园路幼儿园、小红帽幼儿园上千名学生,为他捐款,共筹集到6万元善款。同时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也来帮忙,他们对外公布的个人账户上常有人往里汇钱,却不留姓名。
部分善款
依然放在学校
昨日,在隆鑫快餐店,嘉维的妈妈告诉记者,半年前,她带着嘉维到广西医科大做骨髓配型,想做骨髓移植,彻底根治白血病。幸运的是,他妹妹和他配型成功,这意味着,他不用像其他白血病患者那样,大海捞针似的寻找配型骨髓。
尽管日子过得很辛苦,但是一家人都没有动用社会的捐助,由鱼峰山小学捐款的4万元钱,如今依然放在学校里。嘉维的妈妈说,这是大家给嘉维做骨髓移植的费用,现在嘉维的病情比较稳定,虽然还需要每周做检查,每年都要做化疗,但是医生说暂时不用做移植,这些钱也暂时用不到。一家人最大的希望是:一直不用这笔钱,把钱留在学校作为助学金,帮助像她家这样遭遇困境的学生。
得到社会的帮助,一家人也在尽力回报大家,今年年初,本报开展了“暖冬行动”时,嘉维和妈妈用电动车拉来了100公斤的大米;随后本报刊登了多名白血病患者,嘉维妈妈也和嘉维去看望他们。嘉维的妈妈说,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南国今报以及很多热心的市民帮助一家人,如今嘉维的病渐渐好转,快餐店的生意也开始稳定下来,一家人生活驶入了正轨,他们也要力所能及回报大家。
今报记者毛秋雁
新闻推荐
今报象州讯(记者王小丁 通讯员黄隆天)11月28日,象州县马坪乡文化广场传出阵阵动听的“壮欢”歌声。当天,广西“壮欢之乡”授匾仪式暨壮欢歌王大赛在此举行。 &nbs...
象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象州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