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柳州市“1.7亿元存折”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这起“大乌龙”着实让不少人在忙碌的年末“被娱乐”了一把。不少网友对拾金不昧的黄先生点“赞”,称这种“柳州精神”值得发扬;同时,也对谈生意装“土豪”的失主罗某“弹”出了质疑和批判。
1.7亿元假存折只是用于“炫耀”
本月18日凌晨,市民黄先生在鱼峰区柳石路和蝴蝶山路交叉路口捡到一个男士挎包,包内有身份证、驾驶证和多张银行卡,还有6本存折,存折上的数字共有1.7亿元人民币。因无法联系上失主,黄先生将包交给市公安局天马派出所。照理说,遗失1.7亿元巨款存折,失主理应迫不及待报警,但民警通过系统查询了几天来全市的报警记录,并未发现有吻合的报案记录。经过民警多方搜索,终于找到暂住柳州市蝴蝶山路的挎包失主罗某。据罗某供述,他正在来宾市象州县谈项目。这些存折都是在鹅山立交桥路边花钱办的,用于谈投资时证明自己有钱。遗失了挎包之后他觉得“太丢脸”所以没有报警。此前,他并没敢到银行核对这些存折,也没有对客户亮资。
炫耀“假存折”凸显道德问题
事后,市公安局将失主罗某留置审讯。据市公安局办案民警介绍,目前并未发现罗某用这1.7亿元的存折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只能放他回家,需要时再传唤他。这些存折是罗某及其朋友去年花600元在路边托人制作的,找不到制作人就没法对其进行处罚。
而对罗某等人的行为,目前无法套用相关法律条款进行处罚。
记者咨询相关银行,银行方称若发现有人持假存折取钱,不仅取不出钱,银行还会直接将当事人交执法部 门处理。
广西华尚律师事务所黄华律师表示,若只是用假存折装“土豪”,是道德问题,的确找不到法律条款处罚。
但若用于谈生意,与别人签了合作协定并造成别人损失,就涉嫌诈骗。对于制作假证的人,若没造成社会危害可对其施以警告和治安拘留,若造成严重后果,则可追究其刑事责任。
装“土豪”谈生意应受道德谴责
针对罗某拿假存折装“土豪”的情况,广西科技大学社会学博士李鹏认为,这是标准的“中国现象”之一。他说,用1.7亿元的假存折来做证明,谈生意,就是为了充“面子”。从道德层面来说,罗某的做法存在恶意欺骗,应受谴责。中国 人民银行柳州市中心银行调统科的相关负责人认为,虽然这个事情对于“大信用”未构成影响,也不构成犯罪事实,但如此“抬高身价”,确实不应该,属于道德缺失。
市委文明办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市民黄先生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表扬,应当发扬,所以网上和一些媒体对其进行了宣传和肯定。但随着案情明晰后,失主装“土豪”谈生意的行为就令人厌恶和鄙视。不可否认,罗某的行为被传播出去后,确实对柳州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它再次警醒人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今后,我们更要加强思想教育和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正能量更加深入人心。
日报记者练冰
新闻推荐
临近春节,家住柳南区南环街道和谐家园小区的韩阿姨却和儿子儿媳闹起了别扭,她想回象州县的村里生活,可儿子儿媳不明白,城里生活条件这么好,干嘛母亲要闹着回去呢?韩阿姨心里不...
象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象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