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广生 本报通讯员 龚 坚
象州县寺村镇白石新村在建设过程中,施工方在建排水沟时为了减少工程量,有一段约50米的边坡没有硬化。村里的监督员郑之钦、郑枝在查看后认为,如果不硬化,一遇雨天,泥土就会往下流,容易堵住排水沟。在他们强烈要求下,施工方最终按要求硬化了这段边坡。这是村民民主监督建设新村带来的效果。
2012年,白石村被确定为来宾市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里开建的项目包括通村水泥道路和巷道硬化建设、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建设、建筑面积357平方米的综合楼和文艺舞台建设等10多个项目,涉及资金达822万元。
寺村镇引导并组织白石村召开村民大会,投票选举出了13名监督员,专门负责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监督,他们当中有威信高、办事公道的老党员,也有村民代表和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
“综合楼、文艺舞台的规划图没有充分体现白石村的‘小谷文化\’底蕴,应该重新设计!”13名监督员一上任,就开展了深入调查研究,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情况后,把新村建设的一些不合理设计给否掉了。最后设计方考虑了村民意见,把综合楼、文艺舞台等建筑设计成仿古样式,大大提升了文化品位。
在新村建设中,监督员们的身影处处可见,施工有没有符合图纸要求、水泥浆配比合不合规范、有没有偷工减料、村民有没有不配合新村建设的?尽管没有工资,但这些监督员们工作起来热情不减。村民郑学兆家的房屋墙面已经做了一部分装修,他不想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监督员们知道后,多次找到郑学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说服郑学兆按照设计做。看着新装修好的墙面要比自己原来的好,郑学兆心服口服。
民主监督有力地助推了白石新村建设。目前该村已基本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村里大气的广场、古香古色的综合楼、文艺舞台、诗词长廊和各家各户风格一致的装修,让许多前来参观的游人羡慕不已。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龚坚本报记者陈坤3月15日,象州县宏华有机米有限公司百丈基地“公司+农户”签约仪式在百丈乡政府举行,7个村委20多个自然村一百多名村民集聚签约现场,好不热闹。象州县宏华有机米有限公司...
象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象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