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农民工
本报记者 唐广生 本报通讯员 龚 坚
1984年出生的黄小龙,是象州县大乐镇那芙村民委水库移民新村庙鸡村人。继去年获得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后,今年5月再获广西五四奖章。用他自己的话说:“艰苦创业,带领群众致富,是我的心结,奖章是对我最大的鞭策和鼓励。”
2003年,黄小龙高中毕业,他怀揣梦想:到广东打工,脱贫致富。因没有目标,三年后两手空空而归。2006年,黄小龙回乡跟村民学种西瓜,因他有文化,大胆采用新技术,他的西瓜产量每亩比别人高出近2000公斤。
小有成功,黄小龙喜出望外:“种果蔬有前途,但凭这点小聪明,难以成就大事业。”2008年,黄小龙定下目标,二下广东,到一家大型蔬菜公司学种蔬菜。
凭着一股钻劲,他很快就掌握了各种蔬菜种植技术。由于他年轻好学,老板又安排他负责蔬菜收购业务。因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总能超额完成任务,老板还让黄小龙入了公司的股。
黄小龙不满足于现状,2009年,他毅然退股,打道回乡自创业。他把家里的房子抵押去贷款,从瑞士引进1.5元/粒的西瓜种,和10户农民成立了绿丰园种植协会,种植了150亩小型礼品西瓜。因为懂技术、会管理、通销售,所种西瓜全部销往广东市场,当年纯赚10多万元。2011年,他的种植协会变更为合作社,吸收农民100户,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纯利润100多万元。
黄小龙清醒地认识到:合作社要健康发展,必须建有自己的生产基地。
2012年到2013年,他们多方筹资1200多万元,在象州镇石里村委石里村建了个集蔬菜种植、观光于一体的绿丰园现代农业基地。基地占地508亩,建有850个标准大棚、一个产品包装车间和一个80平方米的冷冻库。
基地采用无公害种植,诱捕剂、补温灯、补光灯、防虫网这些当地农民从未见过的新玩意,在他这里应有尽有。因种植的蔬菜品质高、卖相好,广受市场青睐,有的品种甚至卖到了香港的超市。
黄小龙说:“我有一个更大胆的创业梦,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力争用3到5年时间,实现年产值1亿元,辐射带动周边5000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新闻推荐
莫雪英罗翠婷“这条路过去坑坑洼洼,下雨天变成‘黄泥潭\’,大晴天又‘飞尘成雾\’。”提起象州县石龙镇解放路的“前世今生”,40多岁的石龙社区党员唐志华记忆犹新。唐志华说的石龙镇通往集贸市场的...
象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象州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