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新闻 合山新闻 象州新闻 武宣新闻 忻城新闻 金秀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来宾市 > 象州新闻 > 正文

广西开展食用油和酒类监督抽检,11批次检出不合格标称53度的白酒只有37度

来源:南国今报 2015-09-07 02:02   https://www.yybnet.net/

今报南宁讯(记者张若凡)9月6日,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7月食品生产监督抽检信息,在食用油和酒类抽检中,共有11批次不合格,其中8批次白酒不合格的原因是酒精度不达标,有的白酒标称53度,实际只有37度。

近期,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全区持证的食用油和酒类生产企业,组织开展了食品生产监督抽检,共计抽检样品236批次,合格225批次,合格率95.34%。抽检项目包括食用油中酸价、过氧化值、黄曲霉毒素B1、抗氧化剂,酒类中甲醛、酒精度、氨基酸态氮、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等指标。

检测结果显示,抽检食用油78批次,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项目为黄曲霉毒素B1。抽检酒类158批次,不合格10批次,检出不合格的检测项目为酒精度、氨基酸态氮。

此次抽检的白酒,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酒精度不达标。酒精度就是俗称的白酒度数,存储、灌装、存储时间过长等原因会导致酒精度发生变化,因此,抽检中允许白酒的实际度数与标称的度数有正负1度的误差。然而,大部分抽检不合格的白酒度数达不到酒瓶上标称的度数,而且误差不止1度。其中,桂林市六顺酒厂生产的一批次三花老酒,标称为53度,实际检测结果只有37度。象州县百丈酒厂生产的一批次白酒,标称为22度,实际检测只有9.1度。

还有的白酒度数并非“不够秤”,而是“给多了”,同样不合格。北海市海金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龙宫御酒,标称为38度,实际测出是40.7度。

据了解,对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相关市、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责令生产经营企业及时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并对生产经营不合格产品的企业进行立案调查,查明生产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和原因。

解读不合格指标

一、酒精度

酒类产品酒精度不符合标准,主要原因可能是企业不严格按各种酒类产品生产工艺控制生产;企业灌装时瓶盖密封不好,造成的酒精挥发,加上酒类商品的货架期比较长,更加剧了酒精度下降的幅度;企业质检人员检测能力不足,未进行出厂检测或白酒产品未按标准规定的方法蒸馏后进行检测或检测用酒精计、温度计未经过计量检定。

二、氨基酸态氮

酒类中的氨基酸主要来源于原料中的蛋白质,它能在蛋白酶和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原料中所含蛋白质的多少决定了氨基酸含量的高低,决定了氨基酸态氮的高低。生产中所用的原料如大米的质量优劣(其所含蛋白质的含量多少)会影响成品的氨基酸态氮含量。未按生产工艺控制好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浸米、蒸饭、晾饭等工序,会导致蛋白质流失,造成成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偏低。选用品质不好的酒饼也有可能导致成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偏低。

三、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B1是影响人和动物健康的主要真菌毒素之一,也是全球食品安全控制中的最主要的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热稳定性非常好,常规烹调和加热不易分解。世界范围内黄曲霉毒素污染相当广泛,食用油也存在容易被污染的问题,但是通过原料筛选、碱炼、吸附等控制手段,可以使成品油中黄曲霉毒素降低到非常低的水平。根据我国标准规定,黄曲霉毒素含量在安全限量范围内,不会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危害。

新闻推荐

儿童“刮刮卡”重现象州

读者反映,一段时间来,在象州县城东小学门前的文明路上,有多个摊贩在向小学生兜售曾经一度被禁止的儿童“刮刮卡”。11月23日中午,记者在该路看到,该路段上存在着四五个这...

象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象州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就当买个教训2016-01-21 22:48
评论:(广西开展食用油和酒类监督抽检,11批次检出不合格标称53度的白酒只有37度)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