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彩文 本报通讯员 韦志明 韦思涵 摄影报道
在远离桂中旱区200多公里的忻城县红渡镇,有一处高峰夹岸的险滩,以前叫“恶滩”,后来叫“乐滩”,一字之改,沧桑巨变。
1976年这个地方开始修筑拦河大坝,1981年建成一座6万千瓦的小型水电站,正常蓄水位虽然提高到海拔94米,也只与桂中旱区海拔高度相差无几,远距离调水只能依靠动力抽提,成本过高,农民无力承受。
“十五”期间,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与广西投资集团公司共同投资40亿元,利用恶滩原址,加高加固大坝,新建一座60万千瓦的大型水电站,正常蓄水位提高到112米,比桂中旱区普遍高20米,从这里引水治理桂中之旱,梦想成真。
2004年9月,第一台发电机组正在安装,乐滩水库引水工程点爆动工。现在,乐滩水电站大坝上游约1公里处,已经建成一个大涵洞,将来只要打开闸门,红水河就会从这里分流一股秀水,自然奔流200多公里,滋润桂中大地。这里,正是桂中治旱工程的起点、源头。
目前,总投资125.68亿元的这项引水治旱工程,正在按计划分两期推进:今年底完成一期工程,2015年完成二期工程。届时,红水河水将惠泽来宾、贵港、玉林、梧州四市共18个县(市、区),可新增恢复灌溉面积229万亩,解决174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7亿公斤,年新增甘蔗生产能力142万吨。
新闻推荐
今年5月,拥有“壮乡故宫”——莫土司衙署的忻城县迎来一年一度的土司文化旅游旺季,为展示土司文化悠久的历史,满足广大文艺和体育爱好者的文化需求,忻城县于6日至8日举办“2011年广西忻城第四届...
忻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忻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