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予昕 本报实习生 钟 颖
哪里的群众最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援助之手!
无论是抗旱或者抗洪,无论是暴雨还是烈日,自治区民政厅救灾救济处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一次次危急关头,一次次冲锋在前,一次次雪中送炭,充分展现了民政救灾无私奉献、救苦济贫的崇高形象。
救灾战线的“先锋队”
干旱灾害、强降雨洪涝……今年的广西,自然灾害频发,救灾工作繁重。在这样的形势下,自治区民政厅救灾救济处累计派出工作组40余次,奔赴重灾地区。作为支部党员,分管副厅长黄瑞平身先士卒,哪里的救灾任务最重、受灾群众最难,他就第一时间冲向哪里。在大石山区干裂的土地上,在忻城县北更乡肆虐的洪水里,在兴宾区吉利水库紧急排险的大坝上,在紧急转移安置的受灾群众间,总能看到他奔波忙碌的身影。在黄瑞平的带动下,救灾救济处党支部成为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救灾先锋队”。
救灾救济处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统计上报灾情。“救灾先锋队”不仅在救灾前线上奋勇拼搏,在救灾后方也在进行科学统筹。(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坤本报实习生罗婧两年多来,共发放妇女小额贷款4.02亿元,获中央财政贴息1087万元,还款率达99.36%,惠及农户1.28万户,带动5万名农村妇女创业就业,为23万名妇女提供就业岗位,获贷农户人...
忻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忻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