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艳青 蓝华寿
“如果全区贫困地区中小学校都能办得这么好,那么我们就能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前进了一大步。”今年2月,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高枫到忻城县大塘中心小学检查工作时颇有感触地说。
忻城县,地处广西中部大石山区,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近年来,该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科教增力工程,在大石山区培育出了艳丽的教育之花。
2009年来,忻城以创建“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县”为契机,加强学校管理,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校园文化日益丰富,育人环境不断优化,师德师风明显好转,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教育科研氛围浓厚,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今年4月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自治区评估验收组在评估验收反馈会上连说三个“想不到”:想不到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学校也能办得这么好;想不到忻城教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了质的飞跃;想不到忻城县党委、政府对教育这么关心和重视。
以点带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2008年以来,忻城县委、县政府提出创建“五个示范”建设,来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一是创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投入3700多万元用于县高中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工作。二是创建县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校。投入1600多万元用于县职校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推行“校企合作、订单办学、城乡职业学校合作办学”等模式,大力实施职教攻坚。三是创建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投入550万元用于县直幼儿园建设,该园基础设施及功能齐全,2010年3月通过来宾市示范性幼儿园评估验收。四是创建示范性教师培训中心。以县教师进修学校牵头,充分利用教研室、电教站、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资源,集教、研、训为一体,投入150万元开展师资培训工作,培训人数达5800人次,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五是创建示范性农村寄宿制学校。认真做好规划,开展撤点并校工作,逐步整合教育资源,投入1500万元将县民族中学列为试点,打造示范性寄宿制学校。
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全面发展
近年来,该县教育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五个示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被自治区同时确定为“四项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即全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综合改革试点县、全区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县、全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改革试点县、全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试点县。
为全面推进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该县又提出同时开展特殊教育学校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即“五项改革”的实施,将为实现该县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推进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按照“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统筹安排、逐年推进”的原则,利用三年时间(2010年-2012年)逐步实现“三个集中”的目标,即初中向县城或中心乡镇集中、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学校布局尽可能向公路沿线集中。2011年春季学期,该县已完成新圩等5个乡镇初中合并工作,其乡镇中心小学改建为乡镇中心幼儿园,3所村级小学改建为示范性村级幼儿园。投入1.8亿元新建的实验中学正在实施基础建设,力争2011年秋季学期完成第一期工程并开始招收新生。二是推进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该县以促进全县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根本目标,以教育科研为依托,通过MS-EEPO有效教育模式改革实验,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2011年,分别在10所实验学校教师开展多期教改通识培训及教学观摩活动,使教改实验教师基本掌握MS-EEPO方式操作流程,并通过开展优质课比赛、课堂观摩、特级教师工作坊、校际课堂教学交流和外出学习等活动,推进教改工作。三是推进农村学前教育机制改革试点工作。该县县委、县政府将学前教育机制改革作为一项为民办实事重要工作来抓,力争用3-5年时间改扩建县直幼儿园、11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和79所村级幼儿园,使幼儿学前教育惠及全县所有村寨。四是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试点工作。作为全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试点县,上级下达项目建设资金1350万元,建筑面积1.12万多平方米,项目涵盖11个乡镇中心小学、3所布局调整后拟保留的农村初中和新建的实验中学,所有项目均于今年3月起陆续开工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不断改善教师住宿条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五是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机制改革试点工作。该县高度重视特殊教育的发展,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教育——康复——职教——就业”为办学模式,坚持“一切为了残疾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办学宗旨,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保持自己的追求,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科学规划,办群众满意教育
为办人民满意教育,该县除了调研取经外,还广泛征求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将学校布局调整与城镇化建设、人口变化趋势相结合,精心编制全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方案——力争利用3年的时间完成全县中小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实现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为尊重民意,该县共发放调查问卷6000多份,调查结果显示,93.5%的学生及其家长支持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布局调整工作得到最广泛支持后,该县加大投入力度。据统计,2008年以来,该县共投入资金1.36亿多元用于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县级财政投入资金4033.6万元,新建校11.21万多平方米。加大对新建实验中学的资金筹集力度,仅一年多时间就筹集到位资金2198万元,使所有必建项目得以顺利开工建设,为下一步忻城县南面乡镇四所初中撤并工作提供了保证。近年来,还投入近2000万元添置教学仪器设备,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网络化初具规模有效地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为该县实施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奠定了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忻城讯11月10日,中午放学时间,忻城县城关镇初级中学1500余名学生在食堂里整齐地排队,领取免费营养午餐。“现在我们的午餐很丰富,白菜、豆腐,鸡蛋,而且每餐菜谱都不一样。”13岁的城关镇中学学...
忻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忻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