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坤 本报通讯员 韦献娟 文/图
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是自治区、来宾市的一项重点工程。
这既是一个拆迁工程,又是一个民生工程。
该项目在忻城境内110.04公里,涉及4个乡镇,需征地3000多亩。其社会效益巨大,通过引水后,桂中旱片200万农民都将从中受益。
征地搬迁与农民利益的矛盾如何协调?项目建设推进与群众安居乐业如何两不误?
忻城县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4至7月,在短短3个月内就基本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任务。截至目前,该县共完成征地2330亩,永久征地764亩,完成迁坟94座,房屋拆迁安置完成1户。工作快速推进的同时,实现“零上访”、“上级满意、业主满意、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实现“文明征地、和谐拆迁”。
“拆迁工程”成为“惠民工程”
红渡镇古能屯村民黄芳军,听说自己刚刚建好的三层楼要拆迁,他火冒三丈,执意不搬迁。工作组和村委干部多次上门讲解工程的重要性,并帮他协调在县城周边购买宅基地。黄芳军感受到工作组的耐心和真诚,最终在协议上签了字。
为了解决拆迁户的眼前之忧,工作组以落实新宅基地为突破口,多次调查、多次协调、多次请示,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保障群众的利益,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在征地拆迁任务最重的红渡镇,由于涉及民房拆迁和迁坟较多,二期建设乐滩水电站、工业园区征地、二级路征地时已征过土地,面临第4次征地。县、乡、村三级工作组共同努力,采取既讲政策法规,又讲乡里乡情,既讲征地拆迁,又解决实际困难的方式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群众思想有了很大改变。当地居民从起初的消极观望转为积极主动,征地拆迁工作势如破竹,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拆迁过程中,广大干部人性化的工作方式令人动容。大念屯的黄光立听说桂中治旱工程要征用他家土地时,异常气愤:“家里6口人,如果土地再被征用,就只剩下6分多的好地和1.2亩开荒地了,以后靠什么来生活呢?”工作组为此反反复复登门15次,县领导也多方争取,答应解决他的后顾之忧,终于让他放下心来。
同屯的黄绍东也不理解,自己刚刚建好的三层半楼房为什么一定要拆迁,几年来他打工挣钱、建房装修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就这样白费了吗?工作组白天晚上多次登门拜访,他都推说没空,拒绝谈话。为此,工作组转换工作方式,走访黄绍东的亲朋好友,请旁人出面跟他说理:不能只看眼前,要看到长远,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旱区农民着想,为忻城的经济发展着想,最终说服了黄绍东。
“群众还是有大局意识的,关键是我们要站在群众立场上考虑问题。”忻城县领导说,在征地拆迁中,以“保建设、保民生、保和谐”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民生为先,大局至上,突出人性化、和谐化,赢得了民心,维护了稳定。
“服务提速”实现“拆迁加速”
忻城县坚持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深入群众,办实实在在的事,用服务提速来实现拆迁加速。在征地拆迁中,该县创新工作方法,把干部作风建设与服务百姓工作结合起来。具体做到“五包”:即包宣传动员、包测量公示、包签订协议、包按时完成任务、包维稳处纠,加快推进项目征地工作。
包测量公示。各工作队根据对应项目征地需要,全程跟踪服务,测量人员挨家挨户进行逐块测量和地类、地上附作物调查,并现场给群众签字确认,在村屯进行测量面积公示,使群众对测量地块的面积、类型了然于胸,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效果良好,群众满意。目前仅有3%的被征地农户要求复核面积。
包签订协议。各乡镇工作队队员利用夜晚、节假日等不误农时的时间走村入户,对涉及的农户逐一进行协议解释和签订,白天主动走入田头地角,使群众不因征地工作耽误农业生产。每份协议书均是农户的真实意图,群众认可度很高,协议签订后不反复。
包按时完成任务。项目所在乡镇按项目建设用地的轻重缓急和群众思想觉悟和诉求,认真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队任务量和时间要求,各工作队围绕自己的任务目标细化分解到人,团结协作、分工不分家、逐项落实,指挥部加强督查,不定期召开分析汇报会和现场办公会,加快推进步伐,确保进度和总体目标的完成。
包维稳处纠。各乡镇工作队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发生在本乡镇的用地权属及分家析产纠纷由各乡镇工作队先行调解,达不成协议的由县调处办协调各部门到现场化解,把征地拆迁前期环节理顺,确保社会稳定。
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
“作为一项惠泽桂中旱片200万农民的民生工程,即使有少部分人利益受损,也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忻城县主要领导多次在会上指出,一方面要维护被拆迁群众的利益,一方面要建立科学人性化的工作方法,变拆迁办“单打独斗”为各部门“协同作战”,确保这一民生工程顺利推进。
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组建了高规格的建设协调指挥部,按分工推进工作的实施。指挥部负责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协调解决征地拆迁工作中的重大疑难问题,保障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开展。负责桂中治旱工程加旦良马隧洞工程建设保障工作,协调解决工程建设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工程顺利施工。
各级领导亲自抓。该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工作调度。项目建设涉及的四个乡镇也相应成立工作机构,跟踪做好服务。项目施工5个标段也有专门人员对应配合。乡镇领导、分管领导每周不少于3天到工地听取施工单位意见,沟通交流信息。现场为施工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县长李朝晖要求在桂中治旱工程征地拆迁过程中做到“六不”,即不出现一次阻工,不上交一件矛盾,不拖延一天时间,不允许一名领导缺位,不允许一个工作人员请假,不允许出现一个杂音。
切实保驾护航。因隧洞大爆破施工引起城关镇加旦屯民房开裂,为确保项目建设,该县组成工作队100多人进村入户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工作。在听取受损农户意见后,按群众要求成立民房受损评估赔偿工作组;还从县财政中拨出100多万元,用于支持加旦屯新农村建设;县司法部门进村入户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县公安部门专门成立现场执勤工作组维护现场施工秩序,良好的施工环境,确保了工程顺利开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坤本报通讯员黄大华上联:走出深山感党恩;下联:入住城市谢政德。近日,记者走进忻城县城南新区崭新的廉租房小区,户主樊绍全新家门口崭新的对联格外惹眼。在去年5月以前,樊绍...
忻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忻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