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新闻 合山新闻 象州新闻 武宣新闻 忻城新闻 金秀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来宾市 > 忻城新闻 > 正文

曾靠低保度日 如今客如云来停机14年 壮锦传承人重操旧业

来源:南国今报 2013-11-27 16:03   https://www.yybnet.net/

蒙如君在织锦机上摆弄织了1米长的壮锦。由于订购壮锦的人越来越多,蒙开始重操旧业。

11月23日,记者回访忻城县壮锦惟一传人蒙如君,发现自从2011年她被认定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织锦技艺”传承人和“中国织锦工艺大师”后,知名度越来越高,前来向她订购壮锦的人也越来越多。蒙如君在家里重新操起了已停了14年的机杼,还收了儿媳妇为徒,传授技艺。

订购壮锦的人越来越多

23日上午,在忻城县中和街尽头,离莫氏土司衙署30米远的蒙如君家里,摆放着两台崭新的手工织布机,其中一台已经织了1米长的壮锦,另一台则用针线编好了图案(花本),正待继续编织。而2011年10月下旬时,记者也采访过蒙如君。当时这名“壮族织锦技艺”传承人因为织出来的壮锦没有销路,难以维持生计,早已停止了手中的机杼14年,曾经用过的织布机被存放在楼梯杂物间,沾满了灰尘。

1972年,15岁的蒙如君初中毕业,被安排进县壮锦厂。由于手工织锦工艺复杂,很多人半途退出,她跟着老师傅学了整整8年,才学会织锦的核心技术——编织图案。1986年,她被提拔为县壮锦厂厂长。1994年,由于产品销路不畅,壮锦厂被迫停产。蒙回到家里,依然坚持编织了3年壮锦,但还是没能养活自己。她只好停止织锦,改行开米粉店整整9年,以养活家人。后来还有几年,她只能靠每月160多元的低保金度日(本报2011年10月27日第16版曾作报道)。

蒙告诉记者,2011年6月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织锦技艺”传承人后,当年11月,她又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织锦工艺大师”。随着媒体的报道,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开始有人找她订购壮锦,而且订货的人也越来越多。

蒙摆弄着织锦机上已经织了1米长的壮锦,说这是别人给了1300元订的货,按照客户的要求要织到1.5米长。不过,由于颈椎、腰椎骨质增生,她每次坐下来织一个小时就要站起来歇一歇。织完1.5米长的壮锦,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

开始收徒传授技艺

广西壮锦具有上千年历史,曾经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忻城是广西壮锦的起源地,莫氏土司衙署常常选最好的壮锦向朝廷进贡。清朝嘉庆年间,忻城手工织壮锦达到了鼎盛时期,仅县城就有织锦机130多架,织锦之声不绝于耳。后来随着人们不再把织壮锦作为生存手段,壮锦只好还原回民间工艺品身份。可由于现代纺织工业迅猛发展,优质纺织品层出不穷,壮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逐渐缩小,需求量日益减少,导致销路不畅,也没有人愿意学这门技艺。两年前,蒙如君最担心自己拥有的这门独技后继无人。

蒙和丈夫育有一儿一女,其中女儿已出嫁,儿子也成了家。如今,她的儿媳妇在闲暇之余,跟婆婆学织锦。蒙说,手工织锦不同于时下社会上流行的绣十字锈,它的工艺十分复杂,很需要耐心,而且学会这门技艺可能需要几年时间。她希望儿媳妇能认真地跟她学,把这门技艺传承下来。

今报记者黄必成 文/图

新闻推荐

今罗志军看过来今友开心我有一个朋友在柳州市捡到

今QQ:133977200    “罗志军”看过来今Q友“开心”:5月26日,我有一个朋友在柳州市捡到“罗志军”的身份证和银行卡,证件...

忻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忻城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曾靠低保度日 如今客如云来停机14年 壮锦传承人重操旧业)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