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忻城讯 今年以来,忻城县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推行“双挂双培双送”的“三双”工作法,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企业发展的服务引领作用,有力助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今年2月,该县组织部以县石材协会党支部为试点,推进企业所在乡镇干部和企业领导互相挂职、互相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互相解难题渡难关。在“双挂”工作中,该县选派8名乡镇党委领导干部到企业挂任党建指导员,聘请企业中层领导到乡镇挂任副镇长。党建指导员负责指导企业党支部做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完善健全企业内部党组织功能,引导党员参与企业决策、经营和发展,夯实企业党建基础。挂任副镇长的企业领导人,直接参与处理企业的征地、矿山纠纷、劳资纠纷等政务工作,有效规避企业发展与当地群众之间的矛盾。通过“双挂”,促进了企业党建与发展“双赢”,目前该县石材企业投资逐年递增,投资规模达5000万元以上石材加工企业13家,年总产值7.4亿元。
在“双培”工作中,该县抓住党员、生产骨干这两个关键点,明确党员、生产骨干的培养方向、重点和措施,把企业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生产经营骨干。主要在生产车间、矿山开展优秀职工评比活动,推荐优秀员工为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增强职工荣誉感。该县在石材企业中共培养6名企业骨干成为党员,培养8名党员成为企业生产经营骨干,真正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双送”工作中,当地党组织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鼓励党员职工开展“穿针引线”活动,争当“业余招聘员”,给周边有劳动能力的务工人员送岗位、送温暖,既解决了企业的“招工难”问题,又解决了务工人员“就业难”问题,促进企业与当地群众和谐发展。该县石材企业现有务工工人2100人,其中有400多个岗位是特意“送”给困难群众的。同时,给困难职工、群众送温暖。逢年过节党支部组织党员到困难职工家中慰问,把困难职工家属接到厂里共度节日,让职工感受企业家庭的温暖。如13岁的玉宗仙患有脊椎骨结核病,手术医疗费约50万元,西部石材企业了解后,主动承担所有医疗费,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点赞”。
(蓝艳青)
新闻推荐
铸造“好人之城”名片 ——忻城县创新三种机制践行核心价值观小记
蓝艳青10月,北更乡塘太村的蓝绍会家庭荣获“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成为广西惟一获奖代表;11月,大塘镇六安村的段雪梅被评为“全国最美孝心少年”……今年,忻城县这样的先进人物还有很多。2011年以来...
忻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忻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