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彬彬
“有针对性地识别扶贫对象后,如何从单纯的‘输血\’向‘造血\’转变,如何进行具有持续性的帮扶,成为更为迫切的课题。”1月27日,自治区人大代表、忻城县县长李朝晖说,“希望自治区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力度,让‘金融扶贫\’更加精准发力。”
李朝晖说,忻城是典型的大石山区贫困县,以前农民融资难,贫困户贷款更难。去年,该县创新实施“金融扶贫工程”,由政府出资1000万元设立“三农”金融服务信贷专项担保基金,担保基金以10倍放大信贷额度支持“三农”发展。“这些金融服务精准对接贫困户的发展需求,让许多贫困农民‘敢贷款会贷款\’,已有100多户贫困户获益。”
“要坚决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需要进一步创新‘金融扶贫\’方式方法,推动金融机构放宽对贫困户贷款的条件限制。”李朝晖建议,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允许农民将土地、扶贫补贴资金作为股份注入合作社或龙头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服务,增强金融扶贫精准度,同时建立金融扶贫风险补偿机制,增强银行、贫困户的放借贷信心,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罗侠本报通讯员蓝艳青在忻城县马泗乡一带,人们喜欢把猴子称为“孙大圣”。近日,该乡联团村二洞屯一名青年匆匆忙忙从洞场口跑回村里喊道:“‘孙大圣\’带队上独山啦,大家快来看呀!”村民听到...
忻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忻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