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 侠 通讯员 刘京平 谭 勇
■核心阅读:
“机动车主动让行人,感觉心里好温暖。”对于每天下午都要穿过几条马路去买菜的来宾市民韦奶奶来说,如今最高兴的莫过于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主动让行,行人也不再闯红灯。
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不断提高,源自来宾开展的“礼让斑马线 我争当先锋”主题活动。这也是来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来宾启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相继荣获“自治区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称号。“我们扎实抓好宣传发动、环境建设、文明养成、品牌塑造、机制建设等工作,推动‘创城\’融入各领域各行业,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月日,来宾市委书记、市“创城”指挥部指挥长农生文说,“来宾基本实现了从桂中旱地到‘桂中水城\’、从农业地区到工业城市、从产业单一到多元发展、从普通县城到新兴城市、从默默无闻到小有名气、从艰难起步到安居乐业六大转变。”
这“六大转变”也是对来宾一路创业的最贴切总结。在年参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来宾位列全国个参评市第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位列第位。在年“自治区文明城市”复核测评中位列全区第4位。
A 机制:制度化夯实“创城”根基
【新闻镜头】“乱七八糟的小广告很少了,‘创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家住来宾高新区的韦老伯告诉记者,这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入人心。
今年9月,在来宾市年精神文明建设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迎检动员会上,农生文强调:“要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加强城市管理,改善提升城市发展环境,树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推动城市发展。”
【视角延伸】党政主抓,高层推动,是来宾夯实文明城市创建的力量杠杆,为破解难题保障了强劲能量。
年启动创建文明城市以来,该市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多措并举不断掀起文明城市创建热潮。
为抓好长效常态机制建设,该市将创建文明城市任务落小、落细、落实,构建“党政主抓、创城办统筹、部门分工负责”的创建责任体系和推进机制。
以市领导一线指挥、一管到底为基础,构建自上而下分级负责的创建工作体系;从市一级到社区联动形成“条块结合、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创建责任体系,建立了“六大”创建工作制度,即每周市领导到创城办值班、每月市创城办例会、每季市创城指挥部调度会、督查问责、绩效考核、负面清单等工作制度,推动创城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针对制度建设,市长雷应敏说:“要突出精细、科学、有效,明确管理建设各项责任,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裕达银邸小区的居民说起“创城”实惠感触最深。设立便民栏后无论是贴房屋出租广告,还是了解各种最新政策,小区门口的便民栏都能满足要求。居民何阿姨说:“创建文明城,让城市更洁净,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为确保制度落实到位、产生效果,年起,该市把推动创建工作纳入了绩效考评,对创城工作进行量化,并分解至个市直单位,通过层层细化,考核指标从市级层面到辖区单位、街道、社区和企业都有份,“创城”工作实现标准化。
B 行动:“七城同创”提升文明度
【新闻镜头】月日,在南宁工作的来宾妹子黄春一下动车就感受到了老家浓厚的创城氛围。施工工地、报刊亭、候车厅、户外LED、楼宇电视、报纸、电视、网站等,到处可见创城公益广告。“来宾的创城氛围远胜一些大城市,时刻提醒我们讲文明、树新风。”她感叹道,特别是“礼让斑马线”深入人心让人特别感动。
在新华路做生意的韦林说:“过去开车不讲究,现在礼让风气好,我每次快到斑马线时都习惯性地放慢车速礼让行人。”
【视角延伸】“礼让斑马线”文明行动,并不是单单在斑马线上见分晓,它更是该市一项全民总动员。
在市区,该市警力实行错时工作制。每天从早上7时分起至晚上6时分都有警力和志愿者在辖区开展路面执勤,及时劝导、纠正“斑马线”交通违法行为。来宾市交警支队支队长陆柳华告诉记者:“在各县(市、区),交警各大队纷纷以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为平台,发布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驾车常识、文明行车常识等信息,积极延伸‘斑马线上的文明\’专项主题活动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促使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抵制交通陋习,全面提高群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促使斑马线前礼让成风。”
提升文明程度,始终绕不开对资源的分享和对环境的整治,来宾基础薄弱,在破解聚势发力难题上,实施的是“七城同创”的大气魄做法: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巩固提升以及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实施“七城同创”。
“七城同创”最大优势是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通过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考核,统筹调配创建人力、物力、财力,共享宣传平台、活动载体,有效提升了创建工作效果,打造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森林城市等一大批“国字号”的城市品牌。
C 成效:文明蔚然成风好人多
【新闻镜头】月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广西共有8户家庭获全国文明家庭殊荣,其中就有来自忻城县北更乡塘太村的蓝绍会家庭。
近年来,来宾“创城”工作有力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全市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蓝绍会,全国道德模范提名的何方礼、黄可义,瑶山扶贫好公仆赵文强,全国最美警察李东凌,全国最美孝心少年何金妹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同时,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在城乡不断涌现,有自治区级以上文明单位、村镇多个,十星级文明户达多户。
【视角延伸】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感染着来宾这座“好人之城”,不断以正能量传递浇灌文明之花。
如何提升和体现城市文明程度,来宾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两手一起抓。
“我们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城核心内容,强化宣传,活用载体,依托各种平台阵地,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五上六进\’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全民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传播社会文明风尚,使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城乡落地生根。”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韦凤云说。
“五上”是指上报纸电视、上网络、上墙、上舞台、上讲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市民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市民对创城满意度达到.4%;“六进”是指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全城文明创建宣传活动此起彼伏,呈现出人人动手、全民共建的良好氛围。
“创城”给来宾带来了显著的变化。当前,该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行业各领域落地生根,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明之城、文化之城、体育之城、绿色之城、电力之城、奇石之城”成为新名片。公共文化服务“来宾经验”领跑全国,被列为中宣部重大研究课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居广西第一,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跃升广西第2位。
新闻推荐
女大学生回柳看望病父,凌晨刚出火车站就遇扒手男工赤脚追擒手机窃贼
今报柳州讯(记者黄真真通讯员李永东)昨日凌晨,大三女学生小梁走出柳州火车站,与母亲一块坐电动车回家。其间,她放在衣袋内的手机被人扒走。小梁大声呼救。过路的莫先生翻越栏杆追小偷时,脚上一双拖...
忻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忻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