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供电公司“金牌”巡礼
“用电有困难,请找王坤”
——— 记莱芜供电公司金牌个人、口镇供电所所长王坤
本报记者 徐国明 通讯员 王宪才
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性格好,没什么脾气热心肠,同事说他是个务实的领导;客户说他是贴心人,业务能力强,有用电上的问题找他一准没有问题;他也没有豪言壮语,但却经常让身边的人不经意间感动,他就是口镇供电所所长王坤。
2008年担任口镇供电所所长以来,他带领全所员工圆满完成各项指标任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用电企业、服务广大电力客户,充分发挥了电力先行官的作用。为了满足地方发展的需要,他超前规化,为莱城工业区的发展做好供电准备,做到主动服务、零距离服务。
提前介入 高起点服务
初次见到王坤的时候,他正在办公室里和同事们认真讨论问题,看他与同事争得面红耳赤的样子,这真是那个同事们口中没什么脾气热心肠的王所长吗?答案是。平常怎么样也行,但是一到了工作上就必须一丝不苟地去对待,一点也不能放松,而提前为客户做好供电规划是他一直坚持的做法。
2010年7月,为服务工业区南区发展,为广大客户提供可靠用电保障,他带着员工和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了解客户的用电需求,提前做好项目准备。针对所里实际情况,做出了将原来工业区南区一条线路增加到三条线路的方案,得到上级批准。进入施工阶段,他带领全所职工为110KV工业园变电站新架10KV配出线路3条:陶镇线、太新线、冶庄线,施工送电期间正值盛夏,为配合110KV工业园变电站如期送电,全所人员早出晚归,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任务。
冲锋在前 高标准执行
7月12日,是110KV枣园变电站送电第二天,当天送电的有10KV4#工业园线、2#电水线,任务相当繁重。下午15时左右,强对流天气几分钟时间造成莱城工业区九条10KV线路跳闸,十几个村和三十多家自备变客户失电,特别是高危客户垂杨铁矿两路电源全部停电,危及井下设备和人员安全。故障的主要原因是强风吹倒了防护区外超高树木,造成部分横担、瓷瓶损坏,查看故障原因后,王坤一方面组织人员立即砍伐沿线刮倒的树木,另一方面组织抢修人员准备抢修工具、材料。沿线树木东倒西歪,晚上8点多才将树木砍伐完,随后立即对损坏设备进行了更换抢修,直到晚上10点抢修完成对垂杨铁矿送电成功。虽然此次停电对垂杨铁矿造成了一定损失,但铁矿领导看到冒雨辛勤工作的电工,始终没有说一句抱怨的话,等王坤他们回到家已经快深夜零点了。
在王坤当所长的这几年里,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当被问到是如何把工作做得这么好时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我只不过是用心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凝聚人心 高境界帮扶
在班组管理上,王坤团结员工,善于调动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在对待员工上,他不仅靠自己的经验帮助年轻同志,更是怀着一份责任感帮助那些即将退休的职工找到一个再就业的机会。
8月19日,口镇供电所的卢清华师傅即将退休,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22日又能继续上班了,他成了一家大型养殖场的电力保障人员。“真的很感谢我们王所长,我这个岁数退下来在家也闲不住,现在又能上班了,不仅不会给单位添麻烦,还能再为保障电力安全贡献一份力量。”卢师傅激动地说。
在短短半个小时的采访中,王所长办公室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力建设事业中,凭着的不仅仅是自己对电力事业的满腔热情,更是自己对电力用户的郑重承诺。【编后话】:
本报推出的系列报道《莱芜供电公司“金牌”巡礼》,报道了莱芜供电公司创先争优金牌工程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创先争优、积极拼搏的精神给我们以深刻启迪。取得的荣誉已经成为过去,希望更多的人学习他们的精神,扎实完成本职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新闻推荐
(上接A1版)离不开科协工作的创新发展。希望省科协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和帮助莱芜,希望各兄弟市与莱芜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助共进。莱芜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学习先进市的经验,在“双轮驱动”战略...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