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为“招商引资攻坚年”、“大项目建设推进年”。短短半年,莱芜大地上窜起205个过亿元在建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257亿元———
“年”能量催发“莱芜速度”
本报记者 康与民
大项目建设是实现莱芜新一轮发展的“牛鼻子”和总抓手,是改变莱芜落后状况、打好攻坚战、打赢翻身仗的生命线。抓好下半年大项目建设,总的就是要认识再强化、措施再加大、标准再提高、干劲再增强、速度再加快,决战三季度,大干一百天,努力实现大项目建设历史性跨越,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 摘自市委书记刘士合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5+2”、“白+黑”、“晴+雨”,半年的坚韧与付出,终于迎来主要经济指标的飘红: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工业技改投资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工业增加值增幅位居全省第五。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8亿元,增长13.6%,比全省、全国分别快2.5和3.1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4565万美元,增长316%,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久违了,这些飘红的数字!就像闷热难当的夏日里,吹来一阵清凉的风,沁人心脾得爽!
半年窜起205个过亿元大项目,创造了项目建设的“莱芜速度”
100天能干成啥?
30天完成车间框架施工,60天完成主体建设,100天时间就竣工投产。这是“力创速度”。
28天清表完成,两个月建起5万平方米厂房,3个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两个多亿。这是“科虹速度”。
2月份奠基,20天完成钢结构立柱,35天完成楼层现浇,土建工程已于5月底顺利完成,8月份全部完工并试生产。这是“泰禾速度”。
30多天就基本完成6.5万平方米车间钢结构主体施工。这是高新区的“V6速度”。
……
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项目建设的“莱芜速度”。
朝气蓬勃的工业园区、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机声轰鸣的企业车间……一幅幅竞相勃发的动人景象,你能坐得住吗?
“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抢时间、抢进度、抢项目、抢效益……嬴牟大地上,怎一个抢字了得?
抢的就是速度,速度就是机遇。“晚投产一天,企业就损失上万元。”科虹公司总经理商传红说。与科虹并驾齐驱的是振泰线缆,争先恐后,抢在9月投产,今年计划新增产值4亿元。
机遇不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而是给能“抢”的人准备的。抓住了速度就抓住了机遇,没有速度就会丧失机遇。
落伍者的追赶,没有一定速度不行。“项目建设,速度至关重要。提升速度,就抓住了机遇。一些好项目,失误在速度上。”市委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刘士合语重心长地说,“速度,这是目前莱芜最需要的。”
泰钢、九羊、京顺特钢……无一不在抢时间、抢速度、抢效益;V6发动机、奔速电梯、泰来铸铝……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
半年窜起205个过亿元项目,这就是“5+2”精神的真切体现,就是“晴+雨”干劲的真实写照,也是“白+黑”誓言的最好诠释。(下转A4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刘琴 通讯员 周扬亮夜晚走在汶水大街上,细心的市民就会发现,每盏路灯上有两块电源板,这就是莱芜...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