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5个世界慢阻肺日即将到来,其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慢阻肺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与艾滋病一起并列第4位,但至2020年可能上升为世界第三大致死原因。
因此,如何预防慢阻肺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为了让广大市民提高对慢阻肺的正确认识,更早地发现慢阻肺,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规范地诊断和治疗,从而提高生活质量,14日下午,记者专访了莱芜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周玉法。
慢阻肺害人不浅,
但多数市民不知情
专家详解
慢阻肺特征和危害
14日上午,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余位莱芜市民,绝大多数市民并不知道什么是慢阻肺,仅有两三个人了解到慢阻肺是“很厉害”的呼吸道疾病。不过,记者在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病房内发现,来住院治疗的不少是慢阻肺患者。
一位就诊的患者告诉记者,多年来他每天起床都会觉得胸闷气短,咳嗽不已,天气暖和的时候稍好些,气温一变冷就咳得厉害,他到医院就诊后才知道自己得了“慢阻肺”。
莱芜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周玉法告诉记者,近年来,受环境、不良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慢阻肺如今已成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市民对该病却知之甚少。
究竟何为“慢阻肺”?周主任解释说,其实慢阻肺病就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逐渐发展、加重的结果,是一种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坏性慢性肺部疾病,它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咳嗽、咳痰、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久而久之将演变成肺心病,最后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
“慢阻肺症状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患者在‘稳定期\’疾病特征相对稳定,在‘急性加重期\’症状骤然出现或急剧恶化,加大死亡风险。”周主任详细地说,慢阻肺刚开始症状通常不被留意,但患者的肺功能已开始下降。随着症状出现,患者往往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当慢阻肺急性发病时,患者的肺功能突然恶化,有可能引起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
秋冬季是慢阻肺
急性加重的高发期
未雨绸缪
对慢阻肺患者尤为重要
14日下午,记者从莱芜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门诊了解到,进入冬季,又到了老慢支、肺气肿等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高峰期,前来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慢阻肺急性发作的新老病人明显增加。
今年59岁的退休职工廖先生家住莱城区,是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老病号”了,由于幼年时曾患过较严重肺炎,留下了哮喘这个老毛病,一直以来家人也没当回事。廖先生说,年轻时候工作压力大,抽烟比较频繁,经常感觉胸闷难受,爬楼梯也喘不过气来,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患上了慢阻肺。自此以后,每到了季节交替或气温突降的时候,他都成了医院呼吸内科的“常客”。
莱芜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周玉法分析,冬季气候干燥、昼夜气温变化较大,人们的呼吸道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发伤风感冒,导致呼吸道感染从而引起慢阻肺急性加重。“多数慢阻肺的患者常常在冬季出现急性加重的情况,表现为咳嗽、痰量增多,进而出现浓痰或者呼吸困难加重等,呼吸衰竭是慢阻肺急性加重时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那冬季如何防治慢阻肺呢?周玉法主任建议,未雨绸缪对慢阻肺患者尤为重要,对于处在稳定期的患者,应坚持长期使用基础维持药物来预防急性加重。此外,还应注重防寒保暖,适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从而预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专家谈如何治疗
并预防慢阻肺
不想慢阻肺找上门
那就戒烟吧!
采访中,莱芜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周玉法提到,吸烟会导致气道黏膜纤毛功能失调、气道结构改变、气道炎症、气道阻塞等诸多病理生理改变。吸烟者,或者曾经是吸烟者,包括被动吸烟的人群都较易患慢阻肺。
“有很多开始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的‘烟民\’,他们起初都不会在意这些症状,觉得是正常现象,等到出现喘气急促、呼吸困难再到医院诊治时,会发现自己已患上慢阻肺。”周主任告诉记者,正因为吸烟对于慢阻肺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因此,想要预防该病并减缓该病发展,首先一点就是戒烟。当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以及哮喘等状况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及时得到确诊和有效的治疗。
采访结尾,周玉法主任建议大家,预防慢阻肺,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避免烟雾、粉尘刺激;吸烟者要尽早戒烟;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若出现频繁咳嗽,应避免使用镇咳剂,以免加重呼吸道阻塞。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16日讯(记者于晓敏通讯员王猛陈静)近日,汇河大道与莱城大道交汇处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接到报警后,莱芜消防立即出动2车15人前往现场进行处置。消防官兵赶到事故现场发现,事故车整个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