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莱芜新闻 > 正文

莱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费者投诉中心发布“双十一”消费提醒“双十一”网络购物要理性

来源:齐鲁晚报 2016-11-11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11月10日讯(记者于晓敏)随着“双十一”的临近,网络购物热潮将再次来临。为预防各类网购陷阱,避免各类消费纠纷,莱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费者投诉中心发布了“‘双十一\’网络购物要理性”消费提醒。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费者投诉中心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坚持理性消费。在参与网购促销活动时,要通过多个平台、多种渠道了解网购商品的价格变化,不要被明显低价所误导,不要被虚假折扣所迷惑,同时要关注平台和商家信用评价情况,防范网购中高价低质、低价劣质的陷阱;在下单前,要对所选商品进行简单的列举、筛选,并结合自己实际需求选购商品,避免盲目选购,不要冲动消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纠纷。

要谨慎选择海淘、代购。当前,海淘、代购模式日益盛行,尤其在母婴、化妆品、小食品领域,涌现了一批专门从事跨境代购的电商平台,但由于国内外法律不同、商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同,加之海淘代购商品不属于进口商品,无中文标贴,消费者无法全面衡量所购商品的优劣,甚至无法判断商品真伪,进而给维权增添了困难。

要弄清契约概念。有的商家故意混淆“定金”与“订金”概念,设置花样繁多的“预售”模式,误导消费者交付不可退还的定金。消费者要事先与商家沟通,看清法律字眼,了解定金、订金的法律责任,对于预付定金的商品,要谨慎下单。

要注重保留购物相关证据。消费者要仔细阅读商品详情,注意了解商家制定的无理由退货范围、红包、消费积分和优惠券使用规则、退货退款方式及运费政策等,尤其是一些拍胸脯式的承诺;注意保留电商承诺或协议、消费者与商家的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必要时可先行截图取证。

要善于依法依规维权。收到网购商品时,务必开箱验货,遇到与商家发布的商品信息不符、商品损坏等情况应当拒签,也可以运用“七日无理由退货”权利争取自身合法权益,但注意不要急于丢弃或损毁发票等购物凭证和必要的包装。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向商家协商处理,也可向网络交易平台投诉,或者拨打网络交易平台所在地或商家所在地的12315电话进行投诉,必要时可将保存的证据形成材料,寄送给相关监管部门。

要谨防钓鱼网站。选择正规、有经营资质的购物网站。不要随意点击网页里、短信、QQ、Email中的链接或浮动弹窗,不要轻易将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家庭住址等)提供给他人,更不要轻易输入动态验证码,增强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网络购物尽量选择货到付款的方式。如需在网上转账、充值、付款时,尽量选用安全中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确认无误后,再确定付款。

新闻推荐

落实邮政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快行业创新跨越发展

□本报记者邹建明近日,《莱芜市邮政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出台,规划详细总结了莱芜市邮政行业“十二五”期间取得的发展成绩,准确研判了当前的发展形势与方向,确立了总体思路和发展...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莱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费者投诉中心发布“双十一”消费提醒“双十一”网络购物要理性)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