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出发,开着车不一会儿记者就来到了棋山国家森林公园,一路上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景色美不胜收……如今的钢城,景区连片,道路连线,一条蜿蜒100余公里的旅游通道串起了九龙湖——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冠世桃花源——棋山国家森林公园——莱芜战役指挥所五大景区。
如今的钢城区已不再是那个“一钢独大”的工业区,而是通过立足区域资源特色,深挖文化底蕴,实现了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实现了从概念到现
实的大转变,实现了产业围着旅游转、产品围着旅
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民生围绕旅游兴的全域
旅游新格局,让发展中带了点“乡土味”,一幅四季都美的“钢城版全域旅游
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坐拥青山绿水叫响“山水林桃”全域新品牌
“这里依山傍水,能泡温泉,还能吃到正宗的棋山炒鸡,简直是休闲度假的最佳选择。”5月26日,来自济南的市民张先生游览完棋山国家森林公园后这样表示。
最近几年,无数张金银寨、大汶河公园、桃花源、棋山森林公园的照片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在网上飞来飞去。这里有什么?为什么受青睐?
记者了解到,冠世桃花源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中国蜜桃之乡、黄金蜜桃之乡,这里有十万亩桃园、十里杏花长廊、千亩蓝莓基地;棋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成功入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这里北有影视小镇,南有温泉小镇,中有道观等10个旅游项目;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建设12座桥梁,“两廊”建设“6大爱心主题公园”,成为“城市滨水文化公园”;九龙山地质公园辖6大景区,成为一座综合性地质公园。
“全域是景区、处处是景观,村村是景点。”坐拥青山绿水之间,钢城区通过近年来的全力打造,呈现出处处皆美景、徐徐入画来的景象。之于“山”,钢城辖区内有九龙山地质公园、棋山国家森林公园、双龙山公园、爱山公园、双凤山公园、福禄山公园、卧虎山等;之于“水”,钢城区有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九龙湖、汶水湖、棋山湖、桃源湖等,还有星罗棋布的水库、塘坝。
“1+1>2”倍增效应初显推动“旅游+”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大众旅游时代就要对旅游发展再定位,摒弃景点游,倡导全域游,打造全新‘旅游+一切’。”钢城区委书记张钊说,全域旅游要实现景区间、地区间、产业间“1+1>2”的倍增效应,建设富强和谐优美新钢城。
钢城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钢城区累计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000万元。为让游客全方位感受钢城魅力,该区探索“旅游+”模式,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融合方面,钢城区通过打造冠世桃花源生态休闲体育公园,抓好山地自行车赛道建设,筹办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垂钓、自行车、马拉松、围棋、书画等赛事,将冠世桃花源打造成山地自行车比赛永久举办地。
在推动旅游与休闲观光融合方面,钢城区依托农业特色特产,打造特色农家乐及精品农业示范园。依托农业特色特产,打造“棋山人家”、“桃源人家”、“汶河人家”、“九龙人家”等农家乐,以及寿桃园、蓝莓园、樱桃园、猕猴桃园、荷花园等精品农业示范园,使乡村旅游成为富民强村的重要引擎。
在推动旅游与红色文化融合方面,钢城区利用莱钢原址原貌,筹建钢铁“701”记忆,推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工业旅游线路,利用老机械厂筹划备战备荒景区。深挖莱芜战役指挥所、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雪蓑碑等景点的文化内涵,开展红色文化旅游活动,让游客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让百姓吃上旅游饭构建“旅游扶贫”惠民利民新模式
农旅结合让百姓吃上了旅游饭。近年来,钢城区通过“村景融合、农旅结合、***”的方式大搞乡村旅游扶贫。目前,钢城区230个行政村正在积极打造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其中有全国美丽乡村棋山观村,还有省、市级近百个,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过公交、村村通校车的“三通”目标。在道路建设上,全区平均每万人拥有公路里程25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不仅如此,旅游业态的发展也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在不断完善中形成了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品全域联动,旅游成果全域共享的良好效果。
近几年,钢城区推出棋山炒鸡、颜庄牛肉、勾魂媳妇等十大旅游商品,在汶源街道举办了14届桃花旅游文化节,在棋山风景区承办了5届全国围棋甲级联赛和省首届炒鸡美食大赛暨炒鸡美食文化节,在辛庄镇举办了5届山东莱芜兰花博览会。
(本报记者 史春勇 通讯员 冯建华)
新闻推荐
本报5月8日讯(记者黄胜芳见习记者刘烨)乐游莱芜,让旅游融入生活。近日,记者从莱芜市旅发委获悉,由莱芜市旅发委等单位主办、山东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单位承办的“穿越大美香山”活动,将于5月13日(...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