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连通”致富路
□本报记者 张群
巾帼扶贫在行动
连日来,在碧泽生态种植公司的藕池内绿意盎然,各种莲藕长势良好,基地内的工人们一派繁忙的景象。荷塘里,工人们正在动作娴熟地挖藕、洗藕;荷塘边,另一组人将鲜藕装袋、装车。边秀文告诉记者,他们每天要出2000多斤藕,下午就有销售商过来收藕。
2009年,边秀文和村里签了合同,现在种植了200亩莲藕,一年能出80多万斤藕。几年来,边秀文边摸索边实践,慢慢使自己的莲藕产业逐步走上了正轨。但是如何让周边百姓共同富裕,从根本上实现脱贫,成了她人生中的又一个小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和思考,2016年7月,边秀文和牛泉镇政府签订协议,帮扶东凤阳村57户贫困户脱贫,镇政府将17万元扶贫资金以入股的形式投资到碧泽公司,公司每年把入股资金的10%作为分红分配给贫困户,半年时间,边秀文便一次性付给了贫困户一年的分红收益。
“莲藕种植既不占耕地,又美化环境,还增加收入,比种粮食强很多,属于低风险、高收益的种植项目。”边秀文说。
在边秀文的带动帮扶下,去年牛泉镇东凤阳村实现脱贫14户,今年年底可实现全部脱贫。不仅与牛泉镇的贫困户结成帮扶主体,边秀文还与高庄街道邵家庄村、高新区鹏泉街道南龙崮、近崮等省级贫困村结成对子,向他们传授种藕经验。
高庄街道邵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秦继瑞告诉记者:“咱们种植的藕很受欢迎,供不应求,从投资到后期管理、销售,都是边经理亲自在忙,种植莲藕,使我们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在她的帮助下,我们能提前实现脱贫。”
从最初几亩地的小公司,到现在发展成带动数百户贫困群众共同致富的龙头企业,逐步向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迈进。一路走来,公司已成长为莱芜市莲藕种植的排头兵,边秀文对自己的创业成功感到欣慰,对今后的发展也充满新期待。
边秀文今年专门划出30亩地帮助贫困户,种藕收益的大部分分给贫困户,还向更多的贫困村传授种藕经验,让他们种出好藕,卖出好价钱,让更多贫困户脱贫。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孔浩通讯员李雷)6月15日,记者从钢城区法院获悉,钢城区法院成功执结一起18年前“骨头案”,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被执行人一次性支付138万元,案件顺利执结。1996年,莱芜市某农业...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