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艳芳 通讯员 王宪才
光明使者 最美电工
3年前,莱芜供电公司里辛供电所的指标在全市排名曾一度倒数第一,3年后,它转身进入第一序列。3年前,张政从省公司标杆班组棋山操作队队长的位置上转任里辛供电所所长,他和员工的第一次见面会就提出了争创标杆的目标。那时,他从员工们的眼神看到的是怀疑和困惑。
聚人心 凝聚争先创优的合力
在里辛供电所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每天一次的“圆桌会议”。“吃饭时大家围坐在一起,说说话、聊聊天,不仅对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大有好处,而且经常碰撞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7月7日,张政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坚持“圆桌会议”的主要原因。
从操作队队长到供电所所长,对张政来说,改变的不仅仅是岗位,更是管理方式和思维模式的逆转。在操作队期间,大家集中办公、按部就班地工作,而供电所更需要每个人独当一面,独立开展工作,如果大家的心思不能凝聚起来,要想打开工作局面就很难。“形散心不能散”。这是张政潜意识的一种思路。工作中,他用行动影响着每一位员工,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家,不断提升员工自主管理能力,提升工作效率。在工作空隙,他总是会安排大家齐聚举行文体活动,提升队伍凝聚力。在生活中,他注重在细微中去体贴员工,哪个员工家里有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发现,及时谈心,给予鼓励帮助。他总说:“成绩都是兄弟们干出来的,我要为他们做好后盾和提供更好的服务。”
精管理 打造供电所的百事通
工作好不好,指标说了算。供电所虽小,但五脏俱全。作为班组“领头羊”,张政从精益“管理”抓起,建立健全了行之有效的小措施、小办法10余项。他坚持以数据指标来排查管理短板,会同供电所管理人员对七项指标进行全面分析,敲定弱势指标,全员发动定措施,同时实行管理人员“认领”指标目标,确保责任到人,压力到位。实行核心业务指标“AB角”管理制度,确保指标管控不缺位,同时提升了员工的工作能力。实行指标日周月看板管理,利用“一群、一会、一板”对指标进行全过程管控。此外,他还坚持问题导向,盯紧“短板”,加大对线路台区改造力度,迅速提升辖区内配网基础设施水平。目前,已完成56个项目,敷设绝缘线40千米,电缆7.5千米,新装配变42台,容量9500千伏安。“自从当了供电所所长后,爸爸直接常住供电所了,好不容易回来一次,还抱着线路图看。”面对女儿的抱怨,张政深知肩上的责任,他白天忙工作,难得静下心来,住在所里夜深人静,便于学习充电、思考工作。为了在最短的时间掌握辖区内的线路设备状况,以最快的速度判断故障,张政把10千伏线路的单线图复印3份,办公室、车上、家里各放一份。“管理光靠措施办法不行,光靠别人也不行,还要抓现场管理。”张政说,严寒酷暑是用电高峰期,也是窃电多发期,不管是闷热难当的夏夜,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季,他晚上带领员工们深入各村查找偷窃电行为,拿着手电筒挨家挨户地仔细排查,时常一查就查到深夜。
优服务 始终将客户放在首位
“对待客户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要懂得换位思考,及时为客户排忧解难!”
张政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但是说起供电服务工作,他的每一句都温暖到客户的心窝里。去年10月,凤凰峪小区约320户用户为转供用户,因小区物业等原因导致该小区多次欠费停电,且送电后个别楼层电缆损坏无法正常用电,给小区居民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很多客户都向供电所打电话报修。张政了解情况后非常着急,他积极与街道办、村委、小区物业协调,多次往返到小区勘查,列计划倒排工期,更换配电盘、低压电缆、电表箱等电力设施,不到一星期的时间将该小区改造为一户一表,给每家每户安装了三级漏电保护器,并协助客户对家中漏电问题进行排查,更换插排、开关、护套线等,彻底消除小区用电难的问题。
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在张政的带领下,里辛供电所用真诚的服务打动着每一位客户,赢得客户的高度赞扬。里辛供电所2016年实现了半年零投诉,全年零不满意。到2016年底,该所在莱芜18个供电所当中排名第1位,山东省327个供电所排名第29位,荣获2016年省公司标杆供电所称号。
新闻推荐
□莱城区花园学校冯刚无数次徜徉梦境里,夜寐中,我渴望能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哪怕小一点,哪怕简陋一些,但它一定是温馨的,家人安稳和睦地囿于一室,让心里永驻欢乐与饮啄的牵挂。每次梦醒时分,枕畔遗落...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