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分了!”薛学报干脆地说。在他眼里,比钱重要的事情多了。这一年,寨里镇实施“乡村连片治理”项目,薛埠村抓住机会,大干苦干,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成了典型。
2015年,随着莱芜市基层党建“六个全覆盖”的推开,村干部保障水平有了大幅提升。这一年,薛学报发了15000元工资。其他4位村两委干部,每人发了9000元。
即便这样,薛学报又从自己银行卡里取出4000元,给4名村干部每人发了1000元。“不怕家里嫂子和你急眼?”有人揶揄。
薛学报淡然说:“她不知道,也不管。”
一个好汉三个帮。薛学报说:“村里的工作我操心多,但其他村干部下力多。大家都拿钱一样多,我说话有底气。”
有薛学报这样公而忘私的领头雁,薛埠村大跨步向前迈进。薛埠村先后实施了乡村连片治理、小街小巷硬化、农村改厕等工程,迎接了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现场会观摩,被评为“省级卫生村”。
2016年,薛学报被评为“五星书记”,各种奖补发到手,有34000元。
薛学报没变。他从银行卡里取出8000元现金,给村两委干部每人发补贴2000元。
薛学报家不缺钱吗?不是。
薛学报和老伴沈志云种了一辈子地。而他的两个女儿,一个无业,一个下岗在家,生活还有些拮据。就这样,薛学报没给女儿们一分钱。他说:“孩子大了靠自己。”
凭着扎实的业绩,薛学报先后被评为市、区“艰苦创业好支书”、市级“农村基层党建先进个人”。
寨里镇党委委员李奉爱说:“薛书记的境界很高,工作扎实,业绩突出。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位好支书,薛埠村才有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艳芳核心阅读:公交车上若是人满为患,突然上来几位老年人,你是“目不斜视”,还是立即起身让座呢?原本在公交车上让个座,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却屡屡成为网络上的热点。在不少新闻报道中,我们经...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