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延冉
“喷上水,稍等,用铲刀刮刮就很干净。”7月19日下午,记者在钢城区汶源街道西冶社区金盛小区见到了60岁的老党员赵立科,他正在用自制的喷壶和从家里带来的小铲刀清理小区楼宇门上张贴的广告单页。他现在是社区物业公司的一名保安,负责金盛小区和南边商业街的保卫工作。赵立科有个习惯,每天在小区南边的商业街上巡逻时,总是带着随身自制的各种小工具,自发清理墙面上张贴的小广告。
金盛小区南边的商业街因服装店多,居民习惯将其称为“服装街”。这条200多米左右的小巷里,有70多家店铺,除了服装店,还有许多小吃店,附近有几家大型商场,人流量大,在西冶社区属于较难管理的地段。商家出于宣传需要,小广告贴得很频繁。“这些花里胡哨的小广告让人看着就不得劲儿,现在创建文明城市了,各个社区都在行动,不能让这些‘牛皮癣\’拖了咱社区的后腿。”赵立科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他上街巡逻的次数更多了。普通的纸质小广告,赵立科用矿泉水自制的喷壶和一把铲刀足以对付,最让他头疼的是贴在四五米高处的民间借贷广告和外卖商家贴的防水海报。“上回清理一张防水海报,我用了将近3个小时,真是累得够呛。还好商家配合,经我劝说后不再张贴了。”赵立科说。为了清除贴得较高的小广告,他用木棍绑了一个两米多长的特殊的清理工具。前些天,赵立科和同事集中力量,用了7天时间,给服装街来了一次彻底的“牛皮癣”治理。
党员老赵的执着和辛勤劳动得到了多数沿街商家的认可和尊重,加上他每天巡逻,向商户宣讲创城注意事项,现在,绝大多数商家已不再从墙面上张贴小广告。也有人不理解,问老赵:“大热天不待在值班室喝喝茶、听听戏,为啥总到街上转悠,干这费力不讨好的活?”“商业街干净整洁了,大家伙在这消费才更舒心。上面不安排咱干这活,作为一名老党员,也得主动干。”赵立科总是这样回答。
赵立科用自制工具清理居民区楼宇门上的小广告。 (通讯员 张海燕 摄)
新闻推荐
7月21日,在莱芜宾馆自助餐厅内,每张餐桌上摆放“光盘行动”的提示牌。为倡导文明餐桌理念,减少浪费、倡导节俭,该店要求服务员主动提醒顾客适量点餐,杜绝浪费的活动。自莱芜市开展“光盘行动”活动以...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