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铸锻加工项目车间内景
重型铸锻件加工项目内,工人在给设备上漆。
□本报记者 匡名梅 通讯员 冯建华 邵明华
把项目作为开发区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思想坚定统一,狠抓项目攻坚,加快招引推进,形成在谈准备、落地建设、投产达效梯次推进的良好格局,钢城经济开发区——核心阅读
今年以来,按照莱芜钢城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钢城经济开发区围绕打造省级一流园区、建设国内知名钢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的总要求,凝心聚力抓项目,聚精会神促转调,区域项目建设、承载发展能力快步提升,处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现状 项目建设你追我赶
宏大的车间厂房、紧张忙碌的工人师傅、穿梭而过的工程车……位于钢城经济开发区的重型铸锻件加工项目所有工作都在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中。这与开发区的大力帮扶是分不开的。因该项目用电负荷较大,现有供电线路无法满足项目用电需求。鉴于此,开发区迅速成立工作小组,积极与供电部门协调,在充分调研、测算的基础上,筹集资金600多万元,建设110KV线路一条,保障项目春节前通电投产,同时在区政府的帮助协调下,供电部门已将该项目用电线路建设列入投资计划。不仅如此,开发区工作组开展了跑手续、搞协调等一系列“保姆式”服务,从而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开工建设。如今,项目3.8万平方米的主厂房已建设完成,LF炉、加热炉已基本安装完成,除尘设备、变电站、机加工车间等其他配套设施正加快施工。
承诺必须践诺,说到必须做到。开发区把“快节奏、满负荷、高效率”贯穿于项目实施全过程,倒排工期,加足马力,确保每个项目落地生根,对重点项目全部实行领导干部包靠制度,从项目立项、建设到投产实行“一揽子”服务,着重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为项目顺利落地铺平了“地毯”。现在,只要是项目引进来,开发区从工委领导,到普通干部,便会马上跟上,立即投入到安商、亲商的服务中。今年以来,开发区共为项目协调、解决各种问题120余件,赢得了客商一致好评。
项目是开发区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如今,生命之花处处绽放。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12个、完成全年任务的86%;竣工投产项目11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10%。
举措招引和培育两手硬
钢城经济开发区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中心,强化全员招商意识,充实招商力量,突出重点产业、重点板块和重点企业,引上游、接下游、抓龙头、带配套,综合施策、全力招商。今年以来,先后在济南、北京、上海、宁波等地开展专题招商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前三季度完成招商引资17.9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0%。
抓企业培育也是开发区的推进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开发区不断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发挥政策的催化引导作用,鼓励支持企业扩总量、上水平。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世拓科技、中兴汽配、世阳德尔、温岭精锻、亨格尔等企业不断加大投入,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积极探索“腾笼换鸟”“变闲为宝”等模式,制定扶持奖励政策,盘活现有资产,引进高端高质高效茶叶,先后盘活了鹏程型钢、鲁中物流等闲置厂房2万平米,引进汽车板簧、金属复合材料等多个项目。
成效产业集群助推发展
6月23日,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已通过国家住建部专家评审;7月26日,莱钢集团与重庆大学周绪红院士共建院士工作站正式挂牌。开发区抓住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良好机遇,全力做好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和项目招引推进,加强与莱钢集团规划发展部、鲁碧公司、建安公司等单位对接,加快了园区空间布局、产业定位、体系建设、项目论证、宣传推介、产业联盟组建等工作,在多次外次考察的基础上,与中建钢构、中冶集团、太平洋建设等大企强企洽谈合作,目前,产业基地规划选址基本确定,确定了“一中心、两基地、四个功能区”的产业定位,鲁碧绿建新材料、钢结构构件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从而完善了产业链条,打造了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开发区集中培育了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粉末冶金、装配式建筑、钢铁物流、节能环保六大产业板块,取得良好成效。汽车零部件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粉末冶金产业年加工能力分别达到20.5万吨、3.6万吨、2.5万吨,物流配送能力达到600万吨。
1—9月份,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65亿元,增长23%;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增长12%、38%、16%。一组组数据呈现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勃勃生机,彰显的是开发区的发展自信和责任担当。
新闻推荐
目前,钢城区已经全面建立起区、镇(街道)、村三级河长体系,确立了大汶河、辛庄河、颜庄河、盘龙河4条河道及葫芦山水库等5个区级河长,落实23个镇级河长和233个村级河长。区级河长分别负责组织领导...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