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时伟 通讯员 张洪军
在建设健康莱芜的征程上,每一名卫生、计生人员默默贡献着力量。在最基层,乡村医生任劳任怨,为保护百姓健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用最简单的语言,建起与老百姓之间最坚实的桥梁。为此,记者采访了钢城区部分乡医代表,以此展示钢城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成就。
李强正在为患者号脉?□记者时伟摄
11月16日,记者来到钢城区里辛街道郑王庄村卫生室。近300平方米的卫生室里挂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治疗室、观察室、健康教育室、诊断室、药房等一应俱全,古香古色。在诊室内,李强正在为患者号脉,诊室外,还有不少人在排队等候。
经过14年的积累、沉淀,李强对治疗儿科、疼痛方面疾病颇有造诣,每天门诊量都在几十人。随着治愈的患者越来越多,许多周边村镇的患者都慕名而来。
家住穆家寨村的老李患腰椎病有一段时间了。平日里,老李靠接点电焊活儿为生,是家里的顶梁柱。由于腰椎疼痛难忍,无法长时间干活,老李只好去医院做检查。经检查,老李这是患了椎管狭窄压迫坐骨神经,医生建议手术治疗。面对不菲的治疗费用,老李犯了愁。偶然间,在朋友的推荐下,老李找到了李强。根据老李的症状,李强采用外敷中药和针灸相互配合治疗。一次见效,疼痛得到了缓解。
只要是对患者治疗有效的设备,李强舍得投入。前段时间,李强购置了两台冷激光治疗仪、一台中频治疗仪,只为在治疗疼痛方面有更好的疗效。“比如这台药物导入治疗仪,取代儿童输液,针对儿童腹泻、咳喘、扁桃体炎等非常有效,减轻了孩子的痛苦,而且让药物能更好地吸收。”李强说。
空闲时间,李强热衷于参加各类中医培训。“每个月我都会至少参加两次培训,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2年多。”李强说。就在1周前,他刚刚结束了《中医伤寒论》方面的学习。每次学成归来,李强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将所学到和看到的东西进行认真梳理、反复研究,再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将其运用于临床工作中。“针对慢性病患者,通过中药进行调理,效果非常好。”李强说,“只有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这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新闻推荐
舒情居万福写意晓天下———文艺工作者走进万福·晓天下采风作品选登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城内学区房的争夺达到白热化;近三五年,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眼界的开阔,很多中国父母开始向美国等发达国家看齐,选择近郊的高档别墅作为学区房。在莱芜,绿色学区房的新概念唯有紫气东...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