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把旅游厕所作为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专门出台《莱芜市2016年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实施方案》,2016年,市政府更是把包含1170座乡村旅游户厕建设在内的农村户厕建设项目,列为全市为民办的十件实事项目之一。
为了真正实现旅游“厕所革命”,莱芜市进一步规范厕所标准,明确A级景区厕所必须达到A级厕所标准,省级旅游特色村、农业旅游示范点、采摘园、开心农场、好客人家星级农家乐厕所必须达到全省旅游厕所建设标准,并落实“一票否决制”。2016年至今,莱芜市新增省级旅游强乡镇1家,省级旅游特色村8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55家省级星级农家乐,18家省级精品采摘园,2家省级开心农场,重点指导7家景区开展高A级景区创建。
城市厕所找厕所不再是难事
“我记得两年前,红石公园北部没有厕所,每次上厕所都非常麻烦,找厕所成了最烦心的事,自从建了这个厕所就方便多了。”11月28日,市民张志强说。
其实,离开景区来到市区,无论走在哪条街上,都能看到公共厕所的指示牌,极大方便了市民的“方便”问题。
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5年前该处所辖公厕27座,从2015年至今,新建公厕14座,目前所辖公厕41座。为了方便残障人员使用厕所,从2015年开始对全部公厕安装了无障碍设施。另外,公厕全部实现节能水冲,均达到二类标准。
随便进入一个城市内的公共厕所都能看到一个明显的卫生质量标准,要达到“八净两无一完好”要求,即地面净、便台尿池净、瓷砖水管净、墙面净、顶棚净、门窗灯泡净、管理间净、厕外周围净;厕内无蝇蛆、无恶臭味;厕内设施完好正常。
不仅增建了市区公共厕所,为了更好地方便市民和游客,2015年10月,莱芜市还制定了《莱芜市旅游厕所开放联盟工作方案》,积极推动成立旅游厕所开放联盟。市区主要道路、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商场超市、宾馆、医院、餐饮娱乐场所等公共建筑内部厕所对外开放90座,建成区对外厕所达到189座,进一步满足了游客和市民如厕需求。
农村厕所不同技术效果有差别
钢城区辛庄镇崖下村是最早一批进行户厕改造的村。时隔两年后,崖下村村民李敬林家的厕所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整洁的瓷砖,乳白的坐便器,只能看出一些岁月留下的痕迹。“采用了生物处理技术后,俺家的厕所变化太大了,不仅不臭了,分解后的水还能浇地,洗澡水和粪便能够一起处理,非常好用,真是为俺做了一件大好事。”李敬林说。
不过也有村民反映家里的改厕效果一般,崖下村支部书记司敬先告诉记者,当时有多种技术选择,双瓮式,三格式还有生物处理式,前两种原理差不多,价格便宜安装简单,但是使用时间长了就显得不够方便,由于配套服务没有跟上,所以瓮满了就得自己清理,村里又没有了化粪池,清理出来的东西也没有地方处理,反而成了一个难题。
据了解,2016年市政府确定年内完成2.6万户农厕改造任务。当年6月份,住建部门下发了《莱芜市农村改厕“百日攻坚”活动实施方案》,利用100天的时间集中开展3万户农村改厕工作,力争实现农村改厕“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完成改厕4.5万户,是年初改造任务的1.73倍。
新闻推荐
一杯咖啡的浓香,激发出创意的灵感。来吧,请到莱芜高创中心来———相约咖啡吧
□本报记者朱虹亓莹莹吧台、高脚椅,沙发、小圆桌,舒适的环境中弥漫着阵阵咖啡香。11月25日上午10点,山东京良物联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谢峰谟和山东三电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李洪良坐在高新区高创...
莱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