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华
在西嵬石村,村支部书记与相关人员研究协调配合工作 □记者 刘华 摄
各部门全力配合、加紧推进
济莱高铁建设既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长久以来的呼声和愿望。自建设动员大会以来,莱芜市各级各部门单位严格按照项目推进计划,落实、落细责任分工,全力配合,加紧推进,力争莱芜市早日迈进“高铁时代”,让全体市民早日实现“高铁梦”。
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济莱高铁项目是莱芜市头号民生工程。国土资源局一直高度重视项目选址、设计等工作,靠上服务,并主动与济南国土资源局对接,取得明显成效。工作推进上争分夺秒,解决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问题。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刚报国土部审查的紧要关头,第一时间赴省汇报,努力争取,昼夜赶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成果修改,在国家限定的截止日期前一次性通过审核,顺利保障了项目用地。同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项目预审。在加班加点完成莱芜市范围内项目用地预审的同时,积极与济南市国土局协调,督促该市市局及区局尽快整理报省厅项目预审所需材料。受理、审查、审核、审签环节,仅用3天时间完成预审工作,为历年来项目预审最快时限。
雪野旅游区有幸作为济莱高铁的一段途经地,全区干部群众都感到无比高兴。雪野旅游区相关负责人说,济莱高铁建设工作,任务光荣,责任重大。全区将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和决战决胜的勇气,忠实履职尽责,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把济莱高铁建设好。
沿线乡镇合力推进建设工作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良在建设动员大会上所说的,这将是一条支撑沿线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之路,一条深化济莱融合发展的协作之路,一条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开放之路,一条惠及沿线地区人民群众的幸福之路。沿线乡镇、村庄深知其承载的意义,沿线乡镇都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遇,全力以赴支持这条增进百姓福祉的幸福路。
茶业口镇党委书记毕文杰说,茶业口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此次会议的精神上来,迅速召开会议,制定配套工作实施方案,下发到村居、企业及相关单位,把工作重心向济莱高铁建设项目上倾斜,精干力量向济莱高铁建设项目上集中,全力以赴助力济莱高铁成功建成。对济莱高铁具体穿过的村组及时开展工作,靠上管住摸清基本情况,按照“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原则,结合济莱高铁建设具体要求,摸清涉地、涉水面积及农作物、林木、水产等需要补偿的底数,依法依规予以认定,并建立台账,随时跟踪,对照执行。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村广播喇叭、流动宣传车、横幅、公告栏等形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热情欢迎、积极支持济莱高铁建设,做到不给工程添麻烦、不让工人受难为、多给工程做贡献。加大联动力度。强化协作配合,整合建设办、国土所、派出所等部门资源,凝聚各方力量,集中攻坚克难,合力推进茶业口镇济莱高铁工程的建设准备工作。
村民以极大热情全力支持
沿线村庄、村民,也都拿出了极大的热情给予了高铁建设最大的关注和支持。
按照规划,济莱高铁途经茶业口镇西嵬石村。当听说这个消息,村支书陈华激动得几天睡不着觉。陈华说:“因为没有高铁,莱芜人坐高铁通常都选择去泰安或济南。比如到北京,我们要到泰安或济南乘高铁,全程顺利也要花3个小时以上。如果莱芜人从家门口上高铁,去北京将节省1/3的时间。有了高铁后,不仅为莱芜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而且也会带动我们村的发展。”
陈华说,高铁建成后我们村离雪野站仅有3公里左右的路程,抬脚就可以坐高铁。我们村现在有1/3的人在外面打工,这也会极大方便他们。陈华认为,高铁建成后会为村子带来人流、物流,对西嵬石村来说是一个助推器。“现在我们村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将在高铁建设工程的测绘、进场等方面积极做好协调配合。高铁要占用我们村40多亩地,涉及百余户村民。但在我们的多方沟通下,村民特别支持。高铁工作人员在前期勘探时,从未遇到过阻碍。”
村民陈传刚得知,高铁建设要占用他的一块耕地。听说后,陈传刚立即做了表率,无条件让工作人员进入勘探。“这块地是祖辈传下来的,再有不舍也值得。济莱高铁是造福子孙万代的大事,我们应该大力支持。”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万京华通讯员高爱华侯继国侯家台村贫困户李清菊和几个家庭妇女为企业组装节水管材。11月20日,辛庄镇侯家台村,杨晓娟家温暖的前出厦里,71岁的贫困户李清菊和4个家庭妇女一边说笑,一边组装...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