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莱芜新闻 > 正文

听世界、看世界,闭塞小山村融入时代轨道 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的前世今生

来源:大众日报 2018-11-14 10:0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于向阳

本报通讯员郝磊

初冬时节,天气转凉。在莱芜市雪野镇王老村登高远眺,只见漫山的林果挂满了枝头,村民在整齐的别墅前请游客进家门,旅行团的到来,让这莱芜最边缘的小山村又热闹起来。

67岁的村党支部书记魏振龙带记者来到了村史馆,指着那个静静躺在储物间里,挂满时代痕迹的半导体收音机说:“当年村里了解外界的信息全靠它。”

故事还要从40年前说起。

1978年,27岁的魏振龙风华正茂,是村里响当当的生产队队长,浑身是劲的他一门心思扎在了地头上。不久后,全市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王老村迟了一步。后来,包括魏振龙在内的很多村民认识到:“小山村太过封闭,让我们对好政策有了误解。信息闭塞,思想跟不上趟呀!”魏振龙说。

1982年春天,王老村正式将土地分田到户,也正是那一年,王老村的村干部集体凑钱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用来了解外界信息。

“当年的小山村不仅信息闭塞,发展也很缓慢,山上没有树,河里没有水,只有一条出村的路,颠簸得拖拉机都难走。”魏振龙回忆。

1986年魏振龙接任村党支部书记,靠着常年听收音机了解政策。他当年就拿出“山水林田路”的全村综合发展方案,小山村也紧随国家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收音机的无线电波唤醒了沉睡的小山村。

“国家说了,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咱王老村不仅要干,还要大干。”魏振龙经常将从收音机里听到的国家方针在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上传达。

随着时代的变迁,村里了解外界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虽然半导体收音机被珍藏在村史馆,但是小山村了解外界,融入外界的思维一直没变。

2006年,魏振龙争取了60余万元国家农村道路建设补贴资金。靠着惠农政策,王老村完成了山林和道路建设。

2007年,村里在外来投资的通天峪旅游项目上,因土地承包和附着物补偿吃了亏。尽管当年的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上,有不少人提出异议,但是在算大账的情况下,村集体还是每年多增收5万多元。

2009年,通过多方考察,王老村的村干部在北京市平谷区挂甲峪村看到了乡村旅游的路子。“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村里全部建成联排别墅,房子的设计就是一楼自己住,二楼三楼建成农家乐。”魏振龙说。

2014年,旧村改造完成后,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随即挂牌成立。村里41户村民走出去参加了专业的旅游培训。今年王老村接待全国各地来参观学习的100多批次,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通过旅游实现收入500多万元。

“咱村正规划着通过产业融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我在村里干了40多年了,虽然现在上了年纪,但及时了解世界的习惯没有变,开放的思维就是村庄发展的思维这一点永远不会变。”魏振龙说。

采访结束,魏振龙带领记者看了村里新建的采摘园。魏振龙虽已年过花甲,但记者的眼前却呈现出了小山村的花样年华。

新闻推荐

靠过硬的科技含量,不足1000平米的厂房创造了3000万元的产值,而且 八成产品出口远销

□本报记者朱虹11月11日,钢城区艾山街道山东宏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280吨重金属处理剂从上海浦东港口出发,漂洋过海运...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听世界、看世界,闭塞小山村融入时代轨道 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的前世今生)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