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皋兰新闻 > 正文

志愿者服务传递爱心文化精品展现魅力 民生工程惠及百姓 金城处处绽放文明之花

来源:兰州日报 2010-10-12 04:58   https://www.yybnet.net/

为充分展示兰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成就,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宣传部在国庆节前组织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开展了以“文明之光”为主题的系列采访活动。在活动中,各级媒体工作者深入基层,发掘新闻线索,突出反映兰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点滴。从今日起,本报将推出“文明之光”系列报道,集中展示兰州市干部群众在创建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以及社会各界迸发出的文明光芒,从而促进兰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启动新一轮规划,加快创建工作进程,促进市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大幅提升。

志愿者服务队集结爱心

兰州历史文化悠久,地域特色鲜明,生息在这里的先民依赖自然的赋予谋求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无数璀璨瑰丽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厚的人文底蕴为兰州这座城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市文明委周密安排部署,组织开展广泛深入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建成市级以上各类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932个,2009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实现了阶段性目标。

在创建工作中,志愿者服务队是兰州市的一大特色。近年来,兰州市在有效整合各行各业和各级各部门志愿者力量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已建立各类志愿者服务队2144支,有志愿者20多万人。全市志愿者用他们的无私奉献和热情服务,树立和展示了文明、和谐的城市新形象和精神新风貌,成为“文明新兰州”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城关区率先建立起“爱心集结号”志愿者网站,内容由公众服务类、精神文明与创建类、互动类三大板块组成,共设17个一级栏目,30个二级栏目;西固区开展“爱心门铃”亲情服务,组建“水滴爱心志愿团”,约2300余名志愿者加入其中,积极参与到助老、助学、济困、救灾、环保、扶孤等活动中;安宁区实行“关爱空巢老人·青春行动”,每周末定期来到老人家里,开展帮老人打扫卫生、担水、陪老人聊天等精神慰藉活动;红古区实施“情暖空巢老人,爱在社区涌动”志愿服务活动,让“空巢”变成“暖巢”,让社区变成空巢老人的大家庭,促使广大居民群众树立赡养、理解、关爱老人的良好风尚。

特色文化展示金城魅力

近年来,兰州市创作出了一批具有西部风情和兰州特色的精品力作,民间艺术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异彩纷呈,为城市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舞剧《大梦敦煌》数次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得到戏曲专家和首都人民的称赞和好评,多次赴欧洲演出,获得巨大成功;新编历史剧秦腔《曹操与杨修》,参加“2008西北五省秦腔艺术节”获“优秀剧目奖”,2009年10月荣获甘肃省新创剧目调演综合奖;豫剧《山月》获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入选剧目”,全省新创剧目一等奖和音乐伴奏一等奖;美术作品《大河魂》展览,立足本土文化,突出地方特色,反映西部风情,歌颂时代新貌,是兰州画院“大河上下万里行”活动实施6年的美术创作总结,于2009年7月30日在中国美术馆顺利举行,展览推出的百余幅美术作品,近3万余首都观众参观了展览,赢得了全国美术界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评价。(下转2版)

另外,兰州太平鼓、兰州鼓子、陇剧、秦腔、高高翘等民间艺术和乡土文化健康发展,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皋兰县永宏太平鼓队,在29届奥运会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赴北京演出,充分展示了兰州特色文化的魅力。

精品惠民工程架起党群连心桥

仓廪实,知礼节。蓬勃发展的社会事业进一步促进了兰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特别是在近年来,兰州市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围绕民生问题走出了新路子,创出了新特色。“民情流水线”工程、“四个一”活动、社区民情联络站等一批精品民生工程的创立与发展,架起了一座党群连心桥。

西湖街道实施“民情流水线”工程,创出了服务型党建的惠民品牌。“民情流水线”工程,就是以及时察民情、晓民意、解民难、排民忧、聚民心为目的,按照民情受理、限期办理、公示反馈、跟踪监督四道程序,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流水作业工作方式;榆中县公安局开展“四个一”活动,打造出服务性机关的便民模式。在全局组织开展“问一声好,让一个座,倒一杯水,给一个满意的答复”的“四个一”活动,这一载体的创新,得到公安部领导的认可,在全国公安统统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城关区实施“城管风暴”,形成了市容环境整治的新机制,并以此为突破口,形成了市容环卫管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七里河区建立“两代表一委员”社区民情联络站,开启了社区服务群众的新载体,“两代表一委员”社区民情联络站使社区能在最短时间里了解群众的意愿,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先进典型彰显时代精神

创建工作促进了社会文明。在文明的感召下,兰州市也及时挖掘出了300余名立足岗位做贡献、引导群众树正气的先进典型。他们深受人民群众认可和拥戴,他们弘扬了社会正气,引领了社会新风。

孝敬公婆的好儿媳白雪梅就是其中的一位。18年来,她与公婆朝夕相处,不嫌脏乱,不计埋怨,悉心照料两位老人,赢得了乡邻的交口称赞,事迹广为流传,2007年,被兰州市评为文明市民,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高级整容工尹寿永,十多年来,与逝者打交道,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为一具具遗体清洗、缝合、整形、美容工作。使逝者的灵魂得以升华,使生者的心灵得以慰藉。2002年,被国家人事部、民政部评为“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2006年11月被国家人事部、民政部授予全国民政系统个人最高荣誉——“孺子牛奖”,2007年5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百佳文明市民”,2007年12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感动甘肃2007十大陇人骄子”。普通清扫工王菊花,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马路清扫和垃圾污水清理岗位上,顶着脏臭和误会,用扫帚书写平凡却显伟大的人生。连续6年被评为兰州市城管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城市美容师和职业道德标兵,2004年荣获甘肃省职业道德“十佳”标兵称号,2005年获全国职业道德“十佳”标兵,200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同时被评为陇原“十大骄子”,2008年3月被全国妇联评为“三八”红旗手。保健医生谢秀英,作为兰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副主任医师,5年来定期为红古区平安乡卫生院无偿上门诊,从未间断,多次被评为“十佳服务明星”,入选甘肃省中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

文明是促进发展的永恒力量。兰州市通过抓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也为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自身条件。借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东风,金城兰州正发挥着特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起了区域经济,竭力构建交通枢纽,全力打造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踏上了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新道路。

新闻推荐

兰州市老人欢声笑语度重阳

城关虚拟养老院老人乐开怀【本报讯】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10月16日,在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的加盟服务企业兰州江子为民家政服务公司的组织...

皋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皋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志愿者服务传递爱心文化精品展现魅力 民生工程惠及百姓 金城处处绽放文明之花)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