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春节期间,记者在皋兰县石洞、西岔、什川等乡镇走访时,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如今,皋兰人过年购年货进超市,串亲戚兴“打的”,可谓一年一时尚。
电视机、液化气炉、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和设施在城乡农民家中已不再是稀罕物。辛勤劳作一年的农民兜里揣着钱,借着“家电下乡”的便利,将这些东西搬回家的同时,也改变着农村春节剩菜露天放、烧饭烟熏火燎的习惯。
往年,一到腊月间,乡下的人们都喜欢结伴到县城大街上购置年货,可今年随着县城购物广场、华东等几家综合超市的相继开张,农民们都一股脑儿地进超市购置年货了,观念上的进步也让他们开始向城里人看齐。家住魏家庄村的农民杨某对记者说,往年买年货都是大街上随便买点,不卫生不说质量也打了折扣。这不,一家人提前拉个购货清单,一进超市一件也不拉,全搞定了。
过年了,农家酒桌上的菜肴也变了样,鱼肉吃得少,新鲜蔬菜受欢迎。往年,皋兰县乡镇农村过大年总少不了大鱼大肉招待亲友,认为只有这样才显得主人家豪爽好客,而今新鲜蔬菜成了抢手货,家家准备好了绿油油的黄瓜、青翠欲滴的小白菜、脆生生的番瓜,兴起了健康饮食的新风尚。
以往过年亲朋聚会,主人不拿酒出来就是不够大方,客人不喝得酩酊大醉便是不给面子。如今不同了,大家凑到一块儿适当喝些啤酒姜啤饮料之类的,都将个人健康看得很重要。
如今,在皋兰农村,广大农民不论从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到消费习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改变了多年的习俗和祖辈过年的方式。这一点,最为明显的是体现在走亲访友出行方面。石洞镇碱沟村是一个相对比较偏远的小山村,早前过年串亲戚拜访亲朋,大伙10多人总是挤在一辆农用三马子机动车上,风吹挨冻不说,安全成了最大的隐患。今年,村里的后生们开始用租车打的方式改变着多年的皇历。三社青年农民王锡田凭借多年在白银一企业打拼,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滋润。尕小伙拿出10多万辛苦钱于年前买了辆上海“大众”系列的小轿车,很是风光。
在源远流长的春节习俗中,皋兰人收获的既是最传统、最浓郁的“年”的感觉,又是最文明、最时尚“年”的企盼。
新闻推荐
3月1日,来自皋兰县石洞镇三川口社区的家庭主妇,正在展示各自的民俗手工艺作品。“三八”节来临之际,皋兰县妇联广泛在城乡社区组织开展家庭手工艺作品展示、健身舞比赛、农...
皋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皋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