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2011年12月30日,记者在皋兰县采访时看到,几百面刀旗和宣传横幅悬挂在马路两旁,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在短短几个月内,皋兰县迅速掀起了一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及省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热潮,开展宣讲报告会、开设十七届六中全会专栏论坛、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举办文化项目座谈会、论证申报项目……
曾为陇原首县的皋兰,四千年前就有原始先民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彩陶文化。夏、商、周三代,先后为羌和匈奴所据,西汉武帝时建置。清乾隆三年始得“皋兰”县名,为兰州府治所在。县域最大时,辖今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和皋兰四区一县之地及榆中、景泰、永靖、永登、白银、红古等四县二区部分乡镇,故有“名藩自古皋兰”美称,民间因此流传“先有皋兰县,后又兰州城”之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划虽几经更易,但由中原传统文化和西域多民族文化相互撞击、相互吸收、多元并存,熏染形成的积淀深厚、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却并没有因此减弱。迄今仍是有名的“太平鼓、兰州鼓子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第一古梨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之乡……
在“文化兰州”建设过程中,皋兰县将紧紧把握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重大历史机遇,深入挖掘太平鼓、什川万亩古梨园等一批历史文化资源,按照“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特色,抓好三个个重点”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文化皋兰”建设。
围绕一个目标即加快文化皋兰建设,突出两个特色即突出兰州太平鼓特色文化和兰州梨园特色文化。充分挖掘兰州太平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把弘扬地域特色文化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投资500万元,建立集保护、传承、培训、制作、开发、营销、宣传为一体的太平鼓文化保护基地和培训中心。发展少儿太平鼓队、女子太平鼓队、半专业化的商业表演队伍,深度挖掘太平鼓工艺礼品,延伸产业链条,找准传统特色文化与市场经营的结合点,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
同时深入实施什川梨园旅游综合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大梨园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力度,建设什川滨河文化长廊和梨园文化风情线;新建什川梨园民俗博物馆,集中展示什川古镇果园栽培、兰州鼓子、铁芯子、剪纸、根雕等地方特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试点示范,建设什川文化梨园示范点;结合新农村建设,修建梨园文化墙和仿古文化街;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梨园文化活动,特别是继续组织开展开心农场、全省名人象棋、书画、垂钓等高规格、影响力大的文体赛事,提升什川旅游的文化品位和内涵,切实把兰州最美丽的乡村打造成全省的生态古镇、文化古镇。
此外,抓好三个重点即实施好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城乡群众文化。抢抓中央加大对中西部基层文化建设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的机遇,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以重大文化项目和文化惠民工程为载体,完善城乡一体、服务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抓好县影剧院、体育馆设施配套、体育中心、县博物馆、皋兰营盘坪艺苑、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发挥县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阵地作用,深入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三下乡”、春节社火调演、文化扶贫等活动,加强城乡文化交流,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步伐。
新闻推荐
【本报讯】拓展空间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记者从1月10日召开兰州经济区工作会议上获悉,从今年起,经济区力争在3年内投入10亿元,整理开发土地3万亩,突破经济区发...
皋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皋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