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皋兰新闻 > 正文

畜舍青青苦菜秀玉带迤逦瓜果香 记者探访皋兰红柳村生态循环农业

来源:兰州日报 2012-05-17 23:43   https://www.yybnet.net/

孟夏时节,驱车行驶在皋兰县黑石川乡的乡间公路上,窗外是万亩绿意葱茏的灌溉农田,块块露天蔬菜,分布在垄堑纵横交错的田棋里,焕发出勃勃生机,排排高架大棚鳞次栉比,如一条玉带迤逦而来。

生态循环农业致富村民

5月15日上午10时许,记者到达此次采访的目的地——黑石川乡红柳村,呈现在眼前的是青山与绿地构成的图景。走进大棚,村民们正忙着侍弄瓜菜。大棚里碧绿点墨的西瓜、绿油油的辣子秧、沉甸甸的黄瓜头十分惹人。这是一个深藏于崾岘峁岭中,仅有239户844口人的小村庄,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却高达7260元。

畜舍青青苦菜秀,玉带迤逦瓜果香。红柳村因养殖业和设施农业而远近闻名,也是全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一个“典范村”。何为生态循环农业?用黑石川乡党委书记魏军仪的话说,就是将种植、养殖两个产业优化对接,把农作物秸秆发酵沼气,沼气池里的残留物和养殖产生的农家肥用于设施农业,农业秸秆又用于生产沼气和养殖业,用种植支撑养殖,用农家肥为设施农业施肥,形成了循环产业链。

中午吃过饭后,村民魏新海走进猪舍,一边清理垃圾一边查看小猪。目前魏新海养了40多头猪,去年自从发展养殖业以后,他便再没买过化肥,而是用农家肥施肥。“这样不但省了买化肥的钱,种出的瓜还安全、环保、好吃又好卖。去年,我种了占地1.8亩的四个高架大棚西瓜,产量15000斤,按1元/斤的价格批发给地头贩子,卖了15000块钱。这要是放在两年前种小麦、胡麻,最好的收成也只能卖1000多块钱,十亩地的收成还不如现在种高架大棚一亩地的收益。另外我的40多头猪,去年每头净利润至少1000元,净赚4万多。”魏新海说。

政府积极扶持循环养殖业和设施农业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到底给农民带来了什么,村委会主任魏永山扳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全村有517座高架大棚、414亩,大棚亩收入8000元以上。养殖专业户204户,其中生猪养殖专业户54户,存栏数1000头以上2户,100头以上的有10多户,50头以上的40多户,全村年总出栏5000头以上,每年给村民们带来120万元以上的收入。多胎羊养殖户150户,年出栏羔羊3000只以上,每年给村民们带来110余万元的收入。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高达7260元,其中设施农业收入占33.7%,养殖业占37.5%,其他收入仅占28.8%。

农民们的收入增加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干劲就更足了,在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与此同时,该乡党委政府也加大了对该村的扶持力度,对循环养殖业和设施农业积极扶持,为了改进这些猪的品种,在去年新年之际,乡党委政府还专门为村民们免费发放了45头价值9万多元,专

门从兰州原种场引进的长白、杜洛克等瘦肉型的优良品种,争取将红柳村打造成全县乃至全市有名的养殖与设施农业循环示范村。

□记者董永前特约记者张发润文/图

新闻推荐

兴文社的一次祭孔活动

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现在每逢孔子诞辰之日,世界各地都会搞一些纪念孔子的活动。然而在华夏,在二十世纪有半个多世纪,孔老夫子的遭遇并不见佳,他不但很少享受过祭典的荣崇,反而...

皋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皋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畜舍青青苦菜秀玉带迤逦瓜果香 记者探访皋兰红柳村生态循环农业)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