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兰州市正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城市,我们怎么做?”7月16日,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上街头,随机采访了部分政府官员、教师、司机、餐厅服务员、环卫工人等,倾听他们是怎么说的,看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市文明办主任姜晓红:人人关心创建,人人理解创建,人人参与创建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姜晓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央文明委为推动和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城市社会经济指标和城市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提升市民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社会管理的有力抓手。2005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定,这是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是我们举全市之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
姜晓红说,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龙头工程,就是要围绕测评体系,落实创建指标任务。要坚持“靠民、惠民、利民”的创建理念,就需要全市各部门、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和鼎力支持。我们希望全体市民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像爱护自己的形象一样爱护兰州的形象,像呵护自己的小家一样呵护兰州这个“大家”,人人关心创建、人人理解创建、人人参与创建,使创建工作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形成“共建文明城市,共享文明成果”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实现做大做强做美兰州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皋兰县忠和学区孙洁:不使用一次性文具
皋兰县忠和学区的孙洁老师说,在学习中,我们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建议使用钢笔,并且不要浪费纸张。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容器内,特别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会污染环境。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司机赵宝生:从不和行人抢道“文明是什么,具体我也说不上。”面对记者的采访,在兰州某公司开车的司机赵宝生挠挠头,“反正对我来说,在行人过斑马线的时候,我从不和行人抢道,每次都主动停车,让行人先通过。夜深以后,为了不打扰市民休息,尽量不用喇叭,通过灯光给行人或车辆做提醒。”赵宝生在兰州从事司机职业好几年了,这几年中,他自觉养成了“按灯行走、按道行驶、按线通行、按位停放”的交通习惯。
私企老板伏海平:诚信经营,照章纳税
“文明就是‘诚信经营,照章纳税\’。”面对记者的采访,兰州金隆达工贸有限公司经理伏海平说。作为商人,作为私营企业的老板,伏海平对待每一位客户的态度就是两个字“诚信”。和伏海平有过生意来往的人,都说伏海平做事“亮堂”,做人“亮豁”。在给国家纳税方面,伏海平也从不弄虚作假,每年该交多少,就一定交多少。伏海平说,“只有国家的这条大河满了,我们这些小河才有水。”
餐厅服务员小刘:引导客人适量点餐“我们在给客人点餐时,尽量引导客人吃多少,点多少,不剩菜、不剩饭。”皇家国宴七里河店的服务员小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记者发现,在皇家国宴七里河店的入口处,摆放了文明餐桌行动告示牌,在店堂内的显眼处张贴着宣传海报。小刘说,在工作中,她们提倡客人在就餐时培养节约粮食、尊重劳动的习惯。提醒客人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主动提供免费打包餐盒,千万避免浪费。
环卫工人老黄:搞好环境卫生
在城关区雁南路,环卫工人老黄面对记者的采访时憨厚地说:“我要做的就是搞好环境卫生,街道上没有乱扔的杂物,没有乱张贴、乱涂写的广告,垃圾箱完好整洁,街边花坛里的花草没有损坏,”通过一整天的采访,记者发现,创建文明城市,把我们这座城市建设得更美好,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事,这是广大市民的共识。而他们也正在身体力行,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用自己的行为默默地在为创建文明城市添光加彩,为争创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15日,由爱心企业甘肃天晨农业公司邀请的皋兰县段家川村60多名党员和村民代表来到兰州,通过参观兰州美景、感受兰州变化、重温党的历史等活动,度过了一天难得...
皋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皋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