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兰州经济发展来说,国家支持甘肃经济发展和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机遇弥足珍贵,
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自我提升与突破就显得尤为重要。
项目建设是带动投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重要力量,也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民生的切入点。
近年来,兰州市把加大招商引资和促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实现经济社会率先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进京跑部争取项目、市级领导包抓项目、指挥部模式推进项目、加强凝炼储备项目、节会招商引进项目、服务协调促进项目、解决问题攻坚项目、舆论引导宣传项目,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取得了历史性好成绩。
新区建设
2012年8月20日,这个看似平凡的日子,已永久性地载入兰州新区开发建设的史册中。
这一天,国务院以国函【2012】104号文件批复同意设立兰州新区,使兰州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之后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肩负起“西部的重要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的历史重任,阔步前行!
9月21日,带着一种热切的期待,一种激动的心情,记者走进建设正酣的兰州新区。
从兰州市区行车约40分钟的路程后,车辆驶出中川高速公路,驻足眺望秦王川广袤的天地,相信所有的人都会被眼前壮观的建设场面震惊:塔吊林立,水泥泵车、大型的施工机械急速行驶,建筑物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建设中的兰州新区,一切都显得那么匆忙、那么紧张、那么快速,一切都好似蕴藏着无限的生机。身处兰州新区,紧张、忙碌、火热、有序的建设场景无不让人振奋!
三一重工,在兰州新区开发建设伊始就相中这片投资热土,将企业搅拌设备生产基地选址于兰州新区,如今,项目展示车间、工程机械组装车间、大修厂、联合厂房、倒班宿舍楼,及员工食堂及活动中心等建筑,正在施工建设中,总建筑面积约68120.48平方米。项目完工投产后,可年组装泵车35台、年产水泥混凝土搅拌站及干粉搅拌站600台套。
沿着新区纬三路,记者看到吉利汽车、兰州大成科技等企业,依次分布在马路两侧。其中,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高温真空集热管生产线项目,通过自主创新,系统研究并掌握高温真空集热管产业化核心技术,开发出国内首套技术装备,建成槽式发电真空集热管成套镀膜装备及封装工艺创新平台,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突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提高我国在太阳能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满足我国在太阳能槽式发电领域的应用需求。
太阳能高温真空集热管项目,主要攻克制约我国高温真空集热管发展的关键技术:超长金属管真空镀膜装备设计制造技术,高温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设计制备工艺技术,玻璃金属的封接技术,开发出适用于槽式热发电的高温真空集热管成套装备及生产线自主知识产权的真空集热管成套镀膜装备。
在纬三路东延段,新区地标性建筑新区综合服务中心高高耸立,宏伟而壮观。据介绍,新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是融办公、政务、会务、宴会接待、大型展览、公寓酒店以及配套服务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
站在新区综合服务中心,远远望去,一群数十栋建筑的楼群格外引人注目,浅白色的楼体,显得简约而整洁。这里就是兰州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现场,据了解,项目建成后,可安置拆迁居民9614户(其中廉租房1000户,经济适用房8614户),安置人数30765人。对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带动新区拆迁步伐,加快新区建设速度,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保障性住房项目,规划用地约977.482亩,总建筑面积114.28万平方米,其中包括经济适用房811000平方米、廉租房55000平方米、办公用房19500平方米、单身公寓33600平方米、幼儿园5630平方米、12班小学5250平方米、商场超市、银行、邮电、会所、物业管理等公建面积61100平方米。建设内容还包括给排水、电气、燃气、采暖通风、消防、道路、绿化、照明和室外工程等配套设施。本月月底,项目A区5栋楼主体封顶,B区43栋楼主体封顶。
记者从新区管委会获悉,截至目前,兰州新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6亿元,实现生产总值100亿元,新区建设的特色和成效初步显现,已经由起步打基础迈入了爬坡见成效的关键阶段。
从开发建设至今,新区道路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四纵四横”及水秦路等核心区道路的续建及新开工建设的道路,10月份纬三路、经七路、经十路、经十三路路段将竣工通车。同时,力争完成新建纬三路改建段、纬十六路东延段、经五路、纬四路、石化经一路等17条道路60%的建设任务,初步构建新区城市路网。
按照兰州新区长远发展需求,新区共规划道路118条,总长度868公里,其中包括7条快速通道,39条主干通道,72条次干道。
与此同时,着力抓了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了生态绿化工程。目前,已完成造林绿化面积4.35万亩。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新区还通过军民共建,开挖建设了人工生态湖,现已基本建成并注水。这些,都为新区的大开发大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兰州市承建的第一个国家级项目——兰州新区舟曲移民安置区,工程所涉及居民区、寄宿制高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竣工并交付使用……
如今,在兰州新区开发建设的核心区,宽敞平整的马路、耸立的框架楼群,绿树成阴,重点项目在开发建设者们忙碌的身影中,快速推进。
捷报频频从兰州新区开发建设现场传来,截至目前,新区共引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90个,总投资达707亿元。其中:兰州吉利汽车扩能改造、大成自动化等基本建成项目8个,总投资13.1亿元;中铁建高端装备制造、华腾富世生态园、信源软件信息产业园、亚太国际工业园、联创智业园、江苏振发光伏发电、甘肃敬业向日葵产业园、亚盛现代农业滴灌设备等在建项目42个,总投资375.5亿元;四联高新技术西北产业基地、省广播电视网络产业园、甘肃智谷产业园等准备开工项目40个,总投资318.4亿元。
今年新签约项目共39个,总投资271.6亿元。特别在第十八届兰洽会上,兰州新区共签约四联高新技术西北产业基地、中澳合资年产1万台伊士顿电梯生产项目、中科捷高光电与光伏产业园国家电网甘肃省级电力工厂化检修基地、国家级阀门产业科技园等项目24个,投资总额225亿元。中央、省属企业出城入园,积极向新区推进,其中兰电、兰通、青岛啤酒已动工建设,兰石、兰飞、兰驼、际华3512服装厂等项目已完成土地选址。
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落户兰州,这块“金字招牌”的魔力,已经在兰州新区逐步显现。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加速兰州变得更美
“以人为本”一直是兰州城市建设的宗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着眼民生,着眼城市发展的基础问题,并将此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为载体,将“民生”二字融汇在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章节里,使其彰显出浓厚的人本情怀。
“十二五”一开局,老城区道路改造就走上全市工作的“主菜单”,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推进老城区路网的改造升级,缓解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先后投资近7亿元,启动实施了老城区道路综合整治和人行道改造提升工程,黄河两岸42公里道路、城区26条道路相继“旧貌换新颜”。同步推进的还有以BT模式运作的小街巷改造工程,到年底,300条整饬一新的小街巷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曾经坑洼不平的门前小道变得宽敞了,出行方便了。市民打心眼里称赞,“这下子真的方便多了,周边的居住环境也越来越好。”
今年以来,兰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做大做强做美兰州”,立足于“建设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城市”,把畅交通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谋划,聚集发力,打响一场‘畅行兰州、和谐城市\’的攻坚战:打通外围交通循环,南山路绿色市场以东9公里路段在去年金秋实现通车,与之匹配的北环路也如期推进;连接南北,金雁大桥、元通大桥、深安大桥三座黄河大桥正在加紧建设,石化、固安、世纪、金安等跨河大桥建设已在谋划;畅通东西,西津路、庆阳路道路挖潜改造酝酿启动,多座过街天桥建成投用……
分管城建的市领导说,“惠民是城市建设的立足之本,兰州市强力推进基础设施的升级,分两次对老城区的道路进行大规模改造提升,旨在从根本上消除‘断头路\’和‘瓶颈\’路,让市民的生活居住环境越来越舒适、可心。”
南山路工程全力向西
“挺进”
作为构成兰州市城区交通路网二环线的主干道路,南山路的建设备受社会关注。目前,南山路的几大节点性工程正稳步推进:民大隧道周边拆迁工作开始,华林坪隧道顺利掘进,西柳沟高架立交桥已完成逾70%的工程量。“大范围的拆迁很快将全面展开,力争年底以前南出口以东路段竣工通车。”市城投公司有关人士说。
南山路工程是兰州市规划的四条贯通市区的东西向城市主干道之一,也是兰新铁路以南城区唯一一条东西向大通道,项目东起城关区东岗立交桥接东平大道,西至西固区西柳沟与西新线相接,全长35.74公里,项目总投资46.65亿元。依据设计,南山路东、中段为城市主干道,路宽33米,东段东起东岗立交桥,西至工林路,总长14公里;中段东起工林路,西至深沟桥,总长11.4公里;西段为城市快速路,东起深沟桥,西至西柳沟立交桥,路宽60米,总长10.34公里。
目前,南山路绿色市场以东9公里通车道路正在绿化施工,行道树和中央隔离带花灌木已完成种植,东端的节点工程东岗立交桥正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华林坪隧道是南山路的重要控制性工程,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隧道的施工正在紧张地进行着,隧道南线已掘进280米左右,洞内灯火通明,施工现场非常繁忙。因北线隧道的掘进施工相对较晚,目前,右线已掘进80米,正进行洞顶房屋加固及隧道管棚支护施工。从洞口向里看去,一样是灯火通明的施工场景,运输车辆来往穿梭,运送着各种材料和土方。施工方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目前隧道施工正在全力抢进度,“我们组织四班人,白天两班晚上两班,24小时作业。”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南山路工程要实现“四个确保完成”,即完成全线征地征收工作;完成南出口以东路段竣工通车;完成南出口以西路段全线贯通;完成绿色市场以东路段道路绿化。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制约工程建设的拆迁工作已全面启动,另一控制性工程——民大隧道的征地拆迁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涉及南山路房屋征收补偿全面启动,民大隧道已完成安全防护工程约90%,安定门立交桥完成桩基20根。最西端的节点性控制工程——西柳沟立交桥基础施工已完成逾70%的工程量。经过市政府多次督促协调,城关段、七里河段和西固段建设涉及的大范围征地拆迁已经全面铺开。目前,南山路全线已与3000户住户、190家非住宅签订协议,累计拆除建筑物面积约28万平方米,完成集体土地征地约170亩。
新建三座黄河桥两岸市民出行更快捷
位于体育公园西侧的金雁黄河大桥施工现场一派繁忙:虽是汛期,但大桥建设的施工仍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远远地看去,一座大型桥拱凌驾在黄河之上,黄河南北两岸,桥梁的引桥已具雏形,抻拉大桥的钢架下时不时发出焊接的火花。
金雁黄河大桥是兰州市正在建设的三座跨河大桥之一,主桥为三孔拱桥,其中两侧边孔跨度为46米,中孔跨度138米,双向四车道,桥面宽24米,两侧各为4米人行道,中间为16米混合轻车道,项目总投资1.85亿元。“你现在看到的是两岸的引桥,已经全部完成了,河中间的是大桥的主拱。”记者顺着现场施工人员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两边的引桥已经完成,河中间大桥的主拱显得格外醒目,走进南岸的工地上,大型施工机械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桥拱底下,几名工人正在忙着焊接。
据介绍,从2010年11月1日正式开工至今,金雁黄河大桥已累计完成投资1.5亿多元,计划年底建成投用,届时,黄河两岸交通拥堵现象将有所缓解。金雁黄河大桥的上部钢拱已在异地铸造完成,上部拼装工程只占桥梁总体工程的10%左右,“接下来要加快进行吊杆、主桥纵横梁体及系杆安装等的施工,全力确保年底建成投用目标的实现。”
深安黄河大桥的建设也正在进行中,作为兰州市第一座全互通全立交黄河大桥,深安黄河大桥被确定为重点项目,采用BT模式融资建设,于去年11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到目前为至,深安黄河大桥已累计完成投资约2亿元,已完成桩基418根,完成进度67%,其中黄河内主桥桩基已全部完成。同时,还完成承台82座,墩柱67根,南北两侧岸上匝道现浇箱梁砼浇筑完成9联,共计34跨。该工程计划于明年建成投入使用。同样,元通黄河大桥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整座桥梁的骨架基本成形,南北桥体静静卧于桥墩,横跨在奔流的河面之上,与奔腾不息的黄河形成鲜明对比。依据建设计划,元通大桥将于今年11月合龙。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到明年,黄河两岸将架起三座桥梁,届时,南北两岸的各城市组团间将形成有效的互通。
轨道交通项目获批试验段工程正式动工
今年7月9日上午,安宁区迎门滩520#路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备受市民关注的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试验段开工奠基仪式如期举行,省市领导为轨道交通这一历史性项目培土奠基,孕育20多年兰州轨道交通由此开建!记者近日从市轨道办获悉,目前试验段办公板房等设施已建成,试验段管沟工程开挖有望近期动工。
今年6月,《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轨道交通项目由此成为兰州市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涉及面最广的综合性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依据规划,兰州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由6条线路组成,分为中心城区线网和市域线网两个层次,总长约207公里。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由1号线、2号线和3号线组成,总长约90公里。近期建设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东起东岗站,西至陈官营站,计划年内全线开工,力争5年后建成通车。
轨道交通1号线的试验段选在安宁区银安路与规划世纪大道交叉处,包含一站一区间,即世纪大道站和世纪大道站—迎门滩站之间的区间,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区间长约600米。据介绍,试验段的估算投资约3.6亿元,土建工程在30个月左右。当日,记者来到试验段的施工现场,蓝色的档板将工地与道路的分机动车道隔离开来,走进场地内,两排蓝顶白墙的活动板房已经建成,几名工人正在一旁焊接钢架。记者看到,现场停放着几台施工机械和一堆堆材料,东端的场面上机器平整坑洼处时留下的轮印清晰可见。
市轨道办副主任徐学敏告诉记者,为了给工程设计提供技术资料和依据,去年3月,兰州市启动了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的地质勘察、管网普查、建筑物基础调查、控制测量等工作,各项设计前期工作已经全面完成。试验段自开工以来已经做了大量前期的基础工作,因涉及大量的地下管线,为加快工期,管沟的开挖将于近期正式启动。市轨道办工作人员说,“等管沟开挖一开始,这里就变成繁忙的大工地。”
据悉,年内,轨道工程一号线一期工程也将全面开工。1号线一期工程总投资约为199.9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约7.46亿元。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如今,这一承载着兰州市民交通畅达梦想的重大项目正在顺利推进。
做大做强做美兰州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城市
项目建设是带动投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重要力量也,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民生的切入点
重点项目
建设循环交通北环路将成
“主命脉”
北环路工程西起安宁区南坡坪,东至城关区白道坪,全长32.9公里,建设标准为城市I级主干道,路幅宽33米,双向6车道,从规划图上看,北环路贯穿了整个黄河北岸地区。
近日,记者来到北环路两个重要的控制性工程罗锅沟大桥、九州隧道施工现场,施工单位正在按既定进度施工。西部中大建设集团北环路项目部负责人介绍说,罗锅沟大桥所需108根桩基全部完工,预制箱梁26片,承台13个,预计10月30日完成吊装,11月30日完成桥面栏杆,年底完成全线的路基工程。“目前,罗锅沟大桥箱梁已成功架设,桩基、钢筋笼制作等工程正在加快推进。主体工程将于年底全部完成。”
九州隧道建设正顺利推进,隧道安宁段完成右线248米,左线完成159米;九州段右线完成733米,左线完成710米。全线路基完成4.3公里,填方12.7万方,目前完成城关段土石方开挖60万方。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隧道掘进工程已完成了50%的工程量,预计明年5月全线贯通。
近年来,兰州市加大对黄河北的开发,而北环路的建设,无疑给黄河北的长远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市建设局重大办负责人介绍,北环路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黄河以北片区的投资环境,带动道路两边土地开发和升值,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它的建成投用将满足黄河以北片区经济发展后的交通运输的要求,对完善和加快兰白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东方红广场往来人车穿梭如织,在其东北角被围起来的场地上,近日来,远远地就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这里就是全省首个融合市政功能、建筑形象高度第一的兰州鸿运·金茂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建设现场。
“正在作业的这个大型机器叫沉槽机,是亚洲最大的液压连续墙施工机型,其抓斗挖槽的深度最深可达到70米,是解决该项目大难题不可缺的机器。”项目经理陆勇带着记者边走边说。这个项目预计总投资45.6亿元,总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左右,包括13万平方米的超高层甲级写字楼两栋,11万平方米的商业和4.7万平方米的还迁楼,以及裙楼顶层退台式城市公园等建设内容,其中,一期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9.5万平方米,二期地上总建筑面积约8.38万平方米,项目建筑形象高度将达到285米,是目前兰州乃至全省最高的建筑。按照国家绿色三星标准设计,预计三年内完工并投入运营,届时年上缴利税达近2亿元,可解决就业岗位超过6000个,同时设有2100个地下停车位。
“该项目在吸纳十多个方案的精华后,最终才完成了整个项目的方案设计,仅设计方案这一项就花费了6000万元。”甘肃天鸿金运公司副总经理刘璟说,该项目是集办公、金融、文化、娱乐、展览、餐饮、商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建成后将成为兰州乃至全省的标志性建筑。这个项目不仅是一栋建筑,而且是一座微型现代化城市,并且充分考虑了东方红广场及其周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和与兰州轨道交通无缝连接,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和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城市综合体,完成兰州商业地产的全新升级。项目建成后将对活跃东方红广场商圈、提升城市形象和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早些年,位于南关十字东南角的啤酒广场向来有着“万人坑”的经典称号,它的存在不仅为兰州人提供了消暑纳凉的好去处,还让南关成为一个重要的人气聚集地。如今,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加快的脚步,曾经几度辉煌的“万人坑”也迎来了华丽转身,原本人们口中的“坑”将成为一座高达266米的超高层建筑——兰州红楼时代广场。
近年来,随着兰州市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众多拥有超高层建筑特点的城市综合体项目相继落户兰州,且大有摩拳擦掌、一争高下的势头。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的兰州红楼时代广场无疑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记者多次走访了正在建设中的兰州红楼时代广场,揭开了这座超高层建筑的神秘面纱。当记者看到设计图和效果图的第一眼时,就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感慨。具有独特造型的裙楼,犹如一束火炬般矗立在整个建筑的最前方,以倾斜角度设计的楼体,将通透的空间和富有现代气息的元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再加上后方高达266米的超高层塔楼,使整座建筑在原本就繁华喧嚣的南关商圈显得更加鹤立鸡群。
据中国红楼集团工程建设中心王主任介绍,经过专业团队长期研究设计,确定该项目的主体分别由裙楼和超高层塔楼组成,占地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塔楼地面以上共56层,最高屋面高度为266米,并在顶楼设有停机坪。就整座建筑的高度而言,在全国超高层建筑中排名89位。
到2014年,该项目中位于裙楼部分的国际名品商厦将首先投入运营。随后,超五星级酒店和高档写字楼也将陆续完成并投入使用。整体项目完成时间预计在2016年,届时,总投资将达到11亿元以上。届时,一体化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全新面貌将出现在兰州核心商圈,打造出兰州乃至西北地区的城市地标。
万达城关广场兰州最大城市综合体
兰州城关万达广场位于天水北路与雁滩路交会处,总建筑面积近50万m2,其中持有物业建筑面积为约22.32万m2,包含国际五星级酒店和约18.15万m2的大型商业中心[兰州市第一座一站式购物中心,集合万达百货、连锁超市(全国合作品牌有沃尔玛、家乐福等)、万达国际影城、大歌星KTV、大玩家超乐场、室内步行街、大型餐饮酒楼,从购物、休闲到娱乐、美食,带给客户前所未有的体验;销售物业建筑面积约21.35万m2,包括约72.37万m5A甲级写字楼:兰州城关万达广场5A甲级写字楼,以其超高层建筑模式,顶级配套设施,将打造成为兰州商务总部基地,为城市创造更好的商务办公环境,提供国际化商务服务;约12.81万m2豪宅:兰州城关万达广场·万达公馆,系万达集团潜心开发的高端住宅系列产品,占据城市核心资源,纯大户产品设计殿堂级精装标准;约117万m2,.室外商业步行街:兰州城关万达广场室外商业步行街,也称万达金街,是万达广场中集异域建筑风情和街区文化的步行街。三种产品,项目建成后是兰州最大的城市综合体。在此之前,兰州商业以东方红广场商圈的国芳百货及西关、南关商圈的西单商场、亚欧商厦、新世界百货、开盛赛博数码广场等中、高档商业为代表,其体量均不超过10万m2。
同时,项目建设期可上交税费10亿元,运营期每年可上交利税近亿元,新增就业岗位约1万人。目前,兰州城关万达广场项目已进入紧张的开工前准备阶段,预计酒店及商业广场将于2014年中精彩开业。届时可全方位满足群众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生活需求,在提供“一站式”消费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兰州的商务地位,填补兰州大型城市综合体的空白,带动城市发展和商业升级,进一步提升城市品牌和城市形象。
世界唯一一条3000吨清真明胶生产线兰州清真生物产业园
2012年2月12日,世界唯一一条3000吨清真明胶生产线历时475天在兰州市红古区建成投产,并一次试车成功。截至8月20日,累计生产明胶1349.182吨,销售明胶459吨,回笼资金3722万元。这标志着兰州市清真产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
据了解,兰州清真生物产业园占地面积为4.58平方公里,将以清真明胶、胶原蛋白、硫酸软骨素、肝素钠等食品和药品中间体为发展先导,重点发展清真蛋白及脂类、清真多糖、清真酶制剂、清真生命健康和清真药业等五大类清真生物制品产业。最终利用五至十年的时间,建设形成一个清真产业园区、六个清真产品生产基地、五个配套服务中心的发展规划,打造全世界清真生物产业航母。
其中,清真明胶生产线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85亿元,包括原料厂、明胶厂、污水处理厂、动力厂总建筑面积56875平方米。项目从设计到建设,全部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明胶设备和工艺技术,自动化控制应用于生产全过程,是全世界第一条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清真明胶生产线。二期工程计划投资4亿元,逐步建成8条年产60亿粒清真硬胶囊、2条年产10亿粒清真软胶囊生产线和年产1500吨清真胶原蛋白项目。实现年销售收入5.5亿元,实现年利税9000万元。
闽商投资钢铁企业兰鑫钢铁高速线材生产线
9月20日,记者在皋兰县三川口工业集中区内的兰鑫钢铁有限公司轧钢车间内看到,在一期建成投产的高速线材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一批批新加工生产出来的线材成品“走下”流水线……正是这个已经正式投产半年多时间的民营钢铁企业,在皋兰县重大项目建设中同时创下了三个“第一”的纪录。
谈到三个“第一”,兰鑫钢铁有限公司负责高速线材生产线项目建设的陈帆经理颇有几分自豪,“一期建设用地占地400亩,其中360亩地是移山造地出来的,这个项目是开发可利用荒山荒坡的‘第一\’大项目。目前,兰鑫钢铁是在皋兰投资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这是又一个‘第一\’。同时,兰鑫钢铁成功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建设,8个月建成投产,打造了项目落地、建设、投产的‘第一速度\’。”
据悉,该项目是闽商在甘投资的重点项目,总投资11.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规划建设年产120万吨高速线材生产线,投资3.5亿元。今年2月建成投产,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9.8亿元,利税4.49亿元。二期项目计划投资8亿元,通过移山造地1000亩,计划建设1080高炉两座和年产100万吨高速棒材生产线,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41.5亿元,利税3.74亿元。该企业生产线采用先进设备,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中领先,可以有效节约能源,预计每年可节约轧钢电耗2464万千瓦时、金属6000吨,节省能耗2.3万吨标准煤。
滔滔黄河,铸兰州
势;﹃兰州织呢局﹄,开现代工业之先。丝路名城,其名副焉。阵列,泽润桑田,成一时盛景;摆渡关口,羊皮飞筏,搏浪河面,留岑参佳句。镇远大浮桥,取﹃降龙锁蛟﹄之今犹闻。明肃王开府,鲁土司袭爵,府第森森,绵延不绝。白塔远眺,五泉古刹依山而上;兴隆叠翠,一代天骄栖灵陇右。岸边水车,星罗修百世伟业。忆昔当年,各国商旅使节,熙攘往返,传欧亚友谊之佳话,襄文化交流之盛举。边塞诗吟,西凉雅乐,羌笛羯鼓,驼铃飞镝,于
二千余载,沐汉唐雄浑之气象,挟丝路繁盛之英风,睹历史之兴衰,历风云之际会。赵充国出征河湟,成一代功名;唐玄奘取经天竺,穿城而过,蔚然景观,天下独绝。丝路重镇,西部锁钥,兰州自古名胜。依山作障,凭河为险,踞中华版图之中心,枕悠悠黄河之臂膀。西起河口,东至桑园,浩荡黄河,
新闻推荐
兰州企业“出城入园”迈出实质性步伐 国际建材装饰城忠和北龙口开建
【本报讯】10月21日,由皋兰县政府与甘肃大陆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携手投资20亿元的北龙口国际建材装饰城项目,正式在皋兰县忠和镇开工建设。市委常委、副市长俞敬东,市政协副主席、兰州市工商联主席...
皋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皋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