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皋兰县九合镇金沙村组织村里上百名年轻的村民,相聚在昼夜加紧建设的新农庄建设项目现场,提前感受将要来临的好日子。德高望重、热心村里公益事业的三社老人朱元祖,手指着8栋整齐划一的新楼房走着瞧着,看上去较为兴奋。一想到翻年后一家六口人将搬上户均近百平方米的“小洋楼”,朱元祖老人高兴地睡不着觉。
朱元祖老人看到的“小洋楼”,正是与兰州安宁区兰渝铁路编组站毗邻的皋兰县九合镇金沙村“金台子”新农庄建设住宅项目。可喜的是,这项投资3600多万元、户均98平方米的178套住宅,让村里633名群众从此实现走出大山过上梦寐以求的好日子。
金沙村,原来不叫金沙村,叫碱水沟村,是皋兰县九合镇有名的“后进村”。“过去的‘老好人治村\’不行,这次大家把村里的能人选出来带领大家奔小康。”村支书朱仲祖说。朱延俊就是老支书心目中的能人。
“要想干点事,就得把老百姓的事当成大事。”朱延俊说。于是,新班子一上来,先干了几件漂亮事。一是给硬化了村道,给村里修了垃圾台。二是实行村里的“两免一补”,即农户的自来水、农灌水免费,费用从砂厂工业用水里补,还给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50元的生活补助。三是修建了村卫生所。四是给全村180多名妇女过了“三八”节,给全村80名60岁以上的老人过了重阳节。
金沙村,有两样宝,一是砂子,一是枣子。怎么让砂厂带动全村共富?村委会上门找到28家砂厂,联系着让村里人都能进砂厂打工。现在,村里基本上每家都有人在砂厂干活。
金沙村还有一样宝是枣儿,又甜又脆。金沙村注册了“金沙红枣”商标,成立了金沙红枣合作社,统一设计包装,把土生土长的红枣变成了漂亮的“金枣”。而金沙村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6000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说起刚刚封顶的金沙村新村庄建设项目封顶这件喜事,让村民尽快搬出大山成了新一届村班子心头的大事。今年5月,项目开始在村民间酝酿,8月份正式开工建设,几个月就平整土地139亩,平地里拔起住宅楼8幢;新建村委会、卫生所及老年活动中心1000平方米;硬化村道1300多米;新建涵洞1座;修建带有健身路径和器材的文化健身广场3000平方米。现在,这个在村里叫“金台子”的选址,不仅离兰州很近,而且走路不到10分钟,就是兰渝铁路上西北最大的编组站,最适合搞仓储物流。
随着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的改善,金沙村的未来当然值得期待。
新闻推荐
“惠农政策让我们走上致富路” 皋兰县双联活动助西岔镇段家川村村民奔小康
【本报讯】12月10日,时已隆冬,但皋兰县西岔镇段家川村里却暖意融融。走进村里,听到最多的就是刚刚召开的十八大的话题。“这些年,党和国家对我们农民实在太好了,种粮补贴、就医报销、娃娃念书不交学费...
皋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皋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