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芜的土地到种满文冠果的试验基地,从村民的不理解到大家的认可,皋兰县的林业高级工程师贾顺儒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研究让村民感受到了文冠果种植的好处,而现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更大面积种植文冠果,把自己潜心研究出的成果传播到更多的地方,让生态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文冠果”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隆冬时节的西北,天气已经非常寒冷,很多植物都进入了“休眠”状态。在皋兰县水阜乡彬草村里,有一种树木却依然顽强地生长着,她就是“文冠果”,这是一种果实可以吃,种子榨出油既能食用,又可以转化为生物柴油的经济树种。最重要的是这一树种耐寒耐旱,非常适合在西北地区种植,而种植如果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树木呢?带着些许好奇,记者来到了皋兰县水阜乡彬草村,由林业工程师贾顺儒带着来到了文冠果林。贾顺儒向记者介绍道,文冠果到了盛果期,按种子出油率40%计算,每亩种子3000公斤以上,可提取生物柴油1200公斤左右,价格相当可观,市场前景良好。现在整个皋兰县文冠果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3500亩,农民也开始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田间种植初步形成规模
曾经,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贾顺儒选择的是与农林业有关的专业,而毕业之后原本也会有很多发展机会的他却选择回到了家乡为家乡的农林业出力。在贾顺儒的带领下,农民尝到了很多甜头,也得到了很多实惠。但是贾顺儒并不满足于眼前的这些成果,他希望能给村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能发现既好种植又“生钱”的种植项目。
文冠果耐寒耐旱,而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种植起来不费工、不费财、更是不费人,亦被称为“铁杆庄稼”,是非常适合在西北大地种植的。但是这一树种的前期培育却非常考验人,需要有专业的技术。贾顺儒开始了自己的研究,育苗、试种,在烈日当空的田间地头,贾顺儒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就这样在他的悉心研究下,文冠果在村里种植了一小片,可是这么小的面积哪里能看得出效益呢?于是贾顺儒决定说服村民用自己的土地来种植文冠果。
贾顺儒跑到村民家中,耐心讲解并做工作。终于,在他的说服之下,村里的方永章同意在自家的一块比较贫瘠、且靠山的土地上种植。在田间地头观察文冠果的种植情况、防病虫灾害……贾顺儒将全部的心思都投入到了文冠果的种植上。功夫不负有心人,贾顺儒在方大爷地里种植的文冠果取得了成功,而方大爷也因此获得比平时种庄稼更为丰厚的经济效益。看着方大爷家种植文冠果挺好,村民们纷纷找到贾顺儒学技术、学育苗,整个皋兰文冠果的种植也达到了3500亩的初步规模。
把种植技术无偿教授给更多人
现在文冠果的种植有一定的规模,但是贾顺儒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地方种植文冠果,能把文冠果的效益传播开来。贾顺儒告诉记者,新区离彬草村很近,在彬草村文冠果种植成功的经验完全可以推广到新区去,这样不但能改善新区的生态环境,而且也能带来经济效益。记者了解到,现在皋兰在种植文冠果方面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贾顺儒也愿意无偿把种植技术和经验教授给更多想要种植文冠果的人,现在随着文冠果种植技术的成熟,已经筛选出了最适合在甘肃种植的优良品种,也为农民种植文冠果提供了最优的途径。
据记者了解,法国开发署贷款甘肃省文冠果生物能源项目有望在2013年实施,届时兰州市的文冠果原料林种植将达到近13万亩,这一消息让贾顺儒和皋兰正种植文冠果的村民们都很兴奋,他们说希望能有更多本土的农民加入到种植文冠果的队伍中来,他们也愿意和大家分享更多的种植经验,让文冠果这种具有经济效益的生态树木之花开遍甘肃的每一处土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皋兰县工商局获悉,为缩短业务受理时限,方便群众办理相关业务,该局近日启动并开通了企业注册登记电话语音自助查询服务系统。凡是在皋兰县辖区办理企业申请注册登记、年检、验照...
皋兰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皋兰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