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皋兰新闻 > 正文

百个贫困村绽放文明花 兰州市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建设3年将实现全覆盖

来源:兰州日报 2014-04-15 17:40   https://www.yybnet.net/

看一场电影、听一场戏、读一本好书,对城里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对于贫困村的村民来说却并非易事。随着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建设进程的加快,惠民之风带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如一缕春风吹荡在山乡田野,充实了田间地头的文化生活,拓宽了农民的发展思路,加快了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市文广局承办的为民兴办实事项目之一——建设100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项目,已圆满完成建设任务,逐步形成了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大好形式。

“两室一场地”满足村民需求

兰州市共有300个贫困村,2013年由市文广局承办的市政府为民兴办实事项目之一——建设100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项目,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各县区的通力配合下,已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剩余的200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也将用两年时间完成建设,最终达到市委、市政府要求的兰州市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全覆盖的目标。

据了解,在已建成的图书报刊阅览室中,将新闻出版系统已建的村农家书屋整合在村文化活动室的范围内,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各类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报纸期刊不少于20种,有10人以上同时使用的阅读桌椅;建设文娱综合活动室,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配备投影仪1套、电脑、音响、桌椅、标牌、管理制定展板、安装宽带网,用于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学习教育活动;建设室内(外)活动场地,可以开展舞蹈、健身操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有条件的村尽可能配备篮球架、乒乓球桌、室外健身器材等。

市文广局农村文化处处长侯继胜告诉记者:“‘两室一场地\’指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室和文化活动广场。我们与有建设任务的乡镇、村‘两委\’负责人反复协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的村宁肯压缩村委会的办公场地,也要保证文化室建设用房按时到位;有的乡镇、村多方筹措资金,将一些旧房进行改造利用;有的村干部贡献出自己的房屋作为村文化活动室用房。”

截至目前,全市100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昔日贫困地变身“篮球村”

在红古区平安镇河湾村,68岁的张海林正在新建成的文化活动室里翻阅《秦腔传统折子戏》剧本,过几天他将和几位“票友”组建一支业余演艺队,在村活动广场上一展技艺。“文化活动室的建成让我们农村的老年人有了去处,有了乐趣。”在这个距市区100多公里的小山村里,新建的文化活动室一应俱全,2600余册图书让很多村民从中受益。

在距河湾村不远的地方同样有一个贫困村建设了设施齐全的村文化活动室,让村民们意想不到的是,这个2000多平方米,投资78万元的村文化活动室是专门为丰富村民的文娱活动而建的。该文化活动室建成于2013年10月底,包括文娱综合活动室、图书报刊阅览室和室外活动场。现配置有电脑、便携式音箱、U盘、阅览桌、办公桌、方桌、凳子、象棋、跳棋、报刊架、杂志架、乒乓球桌、健身器材、标准篮球场等设施,藏书2000余册。

“现在农闲时我们不再无所事事,而是来到村文化活动室进行娱乐活动或体育锻炼。”村民王鸿德说。打篮球是王鸿德和村民们在农闲时最喜爱的活动,而且该村成立了篮球队,有“篮球之村”的美誉。王鸿德和村里的篮球队经常和外村进行篮球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整个村里的风气和原来有很大的不同,村文化活动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村党支部书记王金成说。

文艺骨干“驻点”贫困村

“通过文艺辅导,改变了以往农闲时间喝酒、打麻将等不良习气。”去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七里河区文化馆馆长李大方都奔走在辖区各贫困村“驻点”,随着文化活动室的建立和使用,他亲眼目睹了当地农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现在他们的业余时间都用于跳舞、唱歌、打腰鼓等各类精彩的文化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了他们的艺术情操。”李大方说道。

2013年,七里河区文化馆承担了阿干镇马泉村、琅峪村等20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大小不一的文化活动室20个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农家书屋20个,每家均配置价值2万元图书,在广播电视、通信信号全覆盖工作中区文广局选派技术人员上门对部分存在问题的卫星接收设施给予了维修。目前,20个村已基本实现家家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电视入户率达到90%以上。

李大方告诉记者:“去年,我们组织了专业人员对贫困村的文艺团队及文艺爱好者进行了细致、翔实的摸底调查。随后,根据调查结果我馆有针对性的派出了舞蹈及声乐方面的文艺骨干、专业人才,特别是配备了擅长大合唱及群舞的老师,有目的、有规划的对贫困村业余文艺团队进行了包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两部分内容的强化辅导。如今,当地的文化活动已不可思议的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多年的压抑让村民们爆发出对文化的惊人渴求。经过了短短的几个月‘集训\’后,不仅当地的文艺活动已达到了常演常新的水平,个别团队已开始活跃在区级传统文化活动之中。”

据悉,今年3月七里河区文化馆还购置了60面安塞腰鼓,并聘请了陕北腰鼓老师对馆内舞蹈队的队员进行培训,之后这些队员将分赴包括贫困村在内的各乡镇,把地地道道的文化特色送到每一个业余文艺团队之中。

广受赞誉基层文化工作者

龙泉乡武庄村是榆中县贫困村之一,文化事业非常落后,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一穷二白。2012年经过多方争取筹集资金9.6万元,修建了村文化室、农家书屋60平方米,文化健身广场1200平方米。县文体局先后又为村上配套了先进的篮球架、乒乒球台及农家书屋书柜、图书、电脑、音响器材等,还开通互联网服务,建成了标准的村级文化活动室。

榆中县文广局副局长刘菊花表示:“文化阵地的建成,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业余舞蹈爱好者一有空闲时间就自发到广场跳广场舞,锻炼身体,唱歌娱乐,陶冶心情,即增强了家庭和谐,又激发了生产生活的信心。老百姓高兴地说,有这些设备器材,我们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来跳来唱了。”

周健东告诉记者:“我深切地感受到贫困村文化工作者的艰辛,有苦也有乐。苦的是条件所

限,群众渴望的高质量文化娱乐活动无能为力;乐的是每组织一次文化娱乐活动,群众无不欢欣鼓舞,兴高采烈,深受百姓的欢迎。”

“草根”艺术协会发展壮大

在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建设启动之前,皋兰县开展的“一村一品”文化精品工程创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县各村农村文化协会按照“有阵地、有组织、有队伍、有活动、有特色、有经费”的“六有”要求,深化拓展了农村文化活动项目,极大的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皋兰县文广局文化办主任魏从续告诉记者:“自开展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建设以来,一些贫困村农民自己组织的文化协会不断得到发展壮大,14个贫困村在落实文化活动场地、器材、设施后如虎添翼,涌现出了丰登秦腔小品村、盐池舞蹈协会、彬草村兰州鼓子协会、涝池书画协会、三坪小曲协会、大横秦腔协会等一批有特色、有成效的艺术协会。这些协会曾经参加过皋兰县石洞寺文化庙会、皋兰县农民艺术节,丰登村的彭天嘉自编自导自演的《亲情》、《祝福》等3个小品,在皋兰艺术界小有名气;彬草村兰州鼓子协会的老人们长期开展非遗传承活动,目前已着手修整活动室,并尝试演唱新编鼓子;涝池书画协会2014年春节成功举办首期书画展览;三坪小曲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申报为县级非遗保护项目。”

记者手记

记者采访中,村支书们异口同声的表示,自从村里办起了文化活动室,文化生活丰富了,村里没有发生过一起邻里纠纷、打架闹事的现象或刑事案件。这充分说明,不光是城里人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农村人也一样有很高的精神文化追求。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同脱贫致富一样重要,农民群众需要文化生活,我们有责任建好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走访中许多群众对记者说,现在业余时间有地方去了,想看书的看书,想下棋的下棋,爱唱歌跳舞的就聚在一起欢乐起来,还可以通过上网看新闻、了解农业科技知识、联系客户推销产品,文化部门给我们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在各级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看到贫困村里的文化活动有声有色,群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非常高。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十分显著,当地生活状态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十分欣慰。

新闻推荐

安宁篇仁寿山生态旅游风景区经过历代多年安宁堡人的努

安宁篇——●仁寿山生态旅游风景区经过历代多年安宁堡人的努力,仁寿山风景区已初具规模,现在各方正在加大投资力度,争创国家4A级文化型旅游风景区。根据仁寿山旅游风景区的资源特点,旅游特点等因素,仁...

皋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皋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国际友人来兰播绿2014-04-21 17:38
猜你喜欢:
评论:(百个贫困村绽放文明花 兰州市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建设3年将实现全覆盖)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