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规定,营业性歌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并应设置明显的禁入标识。电子游戏机、游艺机经营场所,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开放。但近日记者走访兰州市多处娱乐场所发现,不少经营者却将该规定抛之脑后,暑假里,未成年人成了娱乐场所的消费主力。
中学生成KTV白天消费主力
8月14日,记者在安宁西路某KTV采访时,一服务生告诉记者,晚上是KTV的黄金时段,收费一般比较高,成年人谈生意休闲的多一点。但是到了暑假,由于白天消费较低,中学生都会选择在这个时段来消费。
记者随后在西站某KTV的待客大厅观察到,不到半小时,就有不少中学生模样的客人进店开包厢。门口墙壁上明明写着“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牌子,但是根本没人去管,没人去问,不管客人是不是学生,工作人员一律照单收费。记者上前询问时,高中生小魏说:“我们是附近中学的学生,给朋友过生日,KTV是最好的去处。一边唱歌,一边喝东西,最重要的是白天便宜,很多学生都会来这里。”
而在南关一家KTV里记者看到,一大批手拿会员卡的中学生前来开包厢消费。为何中学生竟成了娱乐场所的VIP?一同学解释:“不管是谁的,只要有身份证就行,一次性消费够一定数额,就可以办上会员卡。再次消费时,就能享受优惠了。”另一个同学说:“我们班组织的暑假活动刚结束,所以大家一块儿过来玩。由于人比较多,拿上会员卡,再加上是白天,实惠多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商家为增加营业额,把目标瞄准了学生,从而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娱乐场所”的规定抛之脑后。
电玩城、酒吧频现未成年人身影
在兰州市一些电玩游戏场所内,在游戏机前玩得不亦乐乎的身影当中,有不少是未成年人。在中山路某电玩城里,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玩家。一个穿着很时髦,发型很酷的游戏玩家介绍说,他今年16岁,9月份就上高二了。当记者告知未成年人不能进出娱乐场所时,他说:“我进来的时候他们(电子游戏厅工作人员)没阻拦,管他呢……”当记者询问是否看见门口“未成年人止步”的标示牌时,他却答道:“那都是给检查的人看的,我们来,老板高兴还来不及呢!”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兰州市多家电玩城,发现中学生的身影依然频频出现,“禁止未成年进入”的牌子和《甘肃省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形同虚设。
夏季酷暑依然未退,一到晚上很多酒吧迪厅生意相当红火。霓虹灯下,进出的人群里也时常出现中学生的身影。
一些小网吧里实名制有漏洞
自打网吧实行实名制后,正规网吧里很少看见未成年人的身影。但记者走访西站的几家网吧后发现,一些小型网吧里依然有未成年学生进出。记者在和某网吧网管聊天时得知,他们这里也是上网实名制,但是有一点是,只要有身份证就行,不管是不是本人的。
另外,一些网吧白天上网实名制,但到了晚上客人较少时,就不那么严格要求了。记者在安宁一网吧看到,晚上零点以后进来好几位学生模样的顾客,收银员问有没有身份证,对方说忘带了,收银员没说啥就给开机了。
■律师: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违法
对此,甘肃合睿律师事务所李保明律师表示,根据《甘肃省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各歌舞娱乐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经营性娱乐场所应当在营业场所的大厅、包厢、包间内的显著位置,悬挂含有禁毒、禁赌、禁止卖淫嫖娼等内容的警示标识、未成年人禁入或者限入标识。标识应当注明公安部门、文化主管部门的举报电话。”同时,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识。对于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上述场所的工作人员可以要求其出示身份证。
李律师认为,根据该条例及相关未成年人保护法,KTV等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实属违法。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执法力度,一旦发现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严厉查处。
新闻推荐
核心提示又是一年暑假时。许多留在校园的大学生纷纷选择去打工。假期打工不但可以锻炼自己而且还能为自己挣点生活费,然而在大多数...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