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0日,市长袁占亭在检查2011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筹备进展情况时指出,要把专业比赛与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科技发现和创新成果,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参与科普活动的热情,从而拉近科学与大众的距离。
市委常委、副市长周丽宁,市政府秘书长赵建利陪同调研。西北师大党委书记刘基,省委党校副校长寇明军等参加了调研活动。
8月23日至25日,2011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将在西北师范大学和省委党校校区举行。届时将有近1000支队伍,170所高校,3000多人参赛,角逐12个大项、24个子项桂冠。竞赛内容包括机器人基本技能比赛、机器人创意比赛、机器人足球比赛、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目前,赛事新闻、广告及科普宣传、市场化运作、场馆布展等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8月18日起,各比赛场馆将完成布展接受检查验收并进入调试阶段,科技、公安、食药、卫生及新闻中心等部门和单位工作组也将同期进驻,正式进入工作状态。
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是中国最具影响力、最权威的机器人技术大赛,大赛从1999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基本覆盖了中国现有最顶级的机器人专家和众多知名机器人学者,成为当今中国机器人尖端技术产业竞赛和人才汇集的活动之一,广泛涉及电子信息、通讯网络、装备制造、人机交互、传感与视觉、定位导航、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等前沿技术领域。
当日,袁占亭先后对西北师大、省委党校的比赛场馆、学校食堂等进行检查后,认真听取了大赛组委会各成员单位有关近期准备工作的汇报。他指出,这次大赛是继成功举办了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第十七届兰洽会、环青海湖自行车赛兰州段比赛、“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中国MBA黄河漂流赛之后,今年在兰州举办的第六个大型赛事。除了参加比赛,他们还将游览兰州市景点,感受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充分领略兰州迷人的景色并感受浓厚的西部文化。这无疑会进一步打开“让世界了解兰州、让兰州走向世界”的窗口,刷新宾客对兰州的认识和了解。同时,通过他们的对外宣传,会让更多没有到过兰州的人真正认识兰州、了解兰州、走进兰州。
袁占亭指出,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学习借鉴举办兰州国际马拉松赛等赛事节会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机器人大赛的特点,做好各项前期筹备工作,全力确保大赛顺利举行。下一步,要精心组织,保持赛事各项流程的顺畅,特别要确保各个场馆、各项赛事之间的无缝隙对接,确保整个赛事在有条不紊的流程中运行。要着力营造氛围,全方位搞好宣传工作。要让城市发展、高校形象及机器人大赛科普知识等的宣传进驻各个场馆,贯穿赛事始终;要在安宁区及城区主要路段增设形式多样的宣传平台,扩大对此次赛事的宣传范围;要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等,通过现场观看比赛的方式广泛接受科普教育。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协调,靠实责任,明确分工,并充分发挥好赛事志愿者的作用,为广大参赛者提供贴心、专业服务,让参赛选手安全、顺利、愉快地参加比赛,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兰州人民的热情、质朴、包容和好客。
袁占亭还就通信保障、公交服务、环境整治等具体工作现场进行安排部署。
■机器人科普
□晚报记者 何燕
2011中国机器人大赛暨机器人世界杯公开赛即将举行,本报今起推出大赛科普专栏
何为机器人?
机器人技术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60年代初问世以来,历经40余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机器人比赛作为体育与高科技结合的产物,集科学研究、教育和娱乐于一体,融入了机器人学、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讯与计算机技术、视觉与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与决策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反映出一个国家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的综合实力。第十二届2011中国机器人大赛暨机器人世界杯公开赛在即,本报推出大赛科普专栏,让我们一起走近机器人的世界。
西周时期能歌善舞的伶人、春秋后期鲁班造的小鸟、汉代张衡的地动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中国人很早就已发明了古代机器人。
1886年法国作家利尔亚当在他的小说《未来夏娃》中将外表像人的机器起名为“安德罗丁”(android),由生命系统、造型解质、人造肌肉、人造皮肤四部分组成。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在剧本中,卡佩克把捷克语“Robota”写成了“Robot”,“Robota”是奴隶的意思。该剧预告了机器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悲剧性影响,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被当成了机器人一词的起源。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联合国标准化组织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为“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用电脑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一般由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等复杂机械组成。机器人能力评价标准分为3项,智能(指感觉和感知,包括记忆、运算、比较、鉴别、判断、决策、学习和逻辑推理等);机能(指变通性、通用性或空间占有性等);物理能(指力、速度、可靠性、联用性、寿命等)。
新闻推荐
本报讯 8月9日上午, 段家滩路一建材商店的老板刚从银行取出万元现金不到6小时,就被两名小偷进店以买插座为由偷走了。9日下午3点,店里进来两...
兰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兰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