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和省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年,也是推进“十二五”规划和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深入实施的关键一年。今年全市人才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以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和人才特区建设为重点,突出抓好科学人才观的宣传普及、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引进,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努力为兰州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宣传科学人才观,进一步提高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李源潮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上高度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的“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等10个方面的科学人才观,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人才工作的理论指针。今年要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把科学人才观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一门必修课,首先让各级领导干部入脑、入心,深刻理解、自觉遵循和广泛运用。组织全市各级干部、专家学者,积极参与省上开展的“跨越发展、人才支撑”征文活动;在兰州日报等媒体开设“专家解读科学人才观”专栏,深入解读科学人才观的新思想、新理念;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在人才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重大举措、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进一步营造重视人才工作、加快人才发展、尊重人才创新的导向,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应用科学人才观的浓厚氛围。
二是精心组织项目实施,着力推动人才重点工程建设。以项目的方式抓人才工作,这是人才工作方式创新的成果之一,也是推进人才工作的有力抓手。将牢固树立“一个高端人才就是一个项目、一个产业、一个市场”的理念,对正在组织实施的工程,各牵头单位要按照新的要求抓拓展、抓深化,提升工程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对将要启动实施的工程要抓好策划、组织和实施。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要联动做好十大重点工程的实施工作,同时策划实施本地区、本行业的重点人才工程,特别要把《规划》中已确定的工程抓在手上,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强力推进。把人才重点工程建设成为人才工作的龙头工程、示范工程,使之成为各类人才的聚焦点、成长点,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拉动点。
三是创新人才吸引机制,多层次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借助省上引才平台,坚持集中引进和经常性引进相结合,积极探索引才的新方法新途径,拓宽引才渠道,改变坐等人才“上门”的传统做法,实施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走出去”战略,组织企业、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重点用人单位,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高端人才引进洽谈活动,进行项目推介和人才对接。继续做好引才的协调、服务工作,全面落实《兰州市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优惠政策》和6项配套政策,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按照“缺什么”就“引什么”的原则,引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和团队,力争能引进一些国际前沿、国内尖端的高层次人才。
四是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人才特区”建设试点工作。“人才特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省市组织部长会上确定的重点工作。去年主要是在学习考察、调研、提思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今年要全力推进。市上将对这项工作作专门部署,市委人才办要加强指导、调研和总结,相关单位要全力支持,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高度重视,认真分析本区域的优势,抓住人才特区建设的机遇,抓住制约本区域人才发展的瓶颈所在,找准人才政策创新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口,先行先试,大胆突破,以特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人才队伍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将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政府人社部门发挥作用,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督促落实机制,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管理运行机制。认真执行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委人才办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县区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半年召开一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和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会议,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按照今年签订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制定各自的目标任务进度表,层层分解任务,逐级靠实责任,全力抓好落实。
新闻推荐
甘肃省出台《甘肃省中医药应急救援方案》 确定定点救治中医医疗机构
【本报讯】3月26日,甘肃省卫生厅印发《甘肃省中医药应急救援方案》。该方案确定,根据灾害伤亡情况,省级中医药行政部门指定灾区周边未受灾的三级以上综合中医医院和省级中...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