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3月16日,全市规范机动车停车场管理集中整治工作会议在市政府举行。会议决定,从4月1日起,兰州市将全面启动对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和人行道临时停车泊位的市场化运作工作。
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在会上讲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森洙,市委常委、副市长俞敬东,市政协副主席、市长助理王璇,市政府秘书长高兴贵参加了会议。
根据市政府于年初下发的全市开展规范机动车停车场管理集中整治活动方案,兰州市将对机动车停车场和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的管理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确定经营者。3月底前,要对全市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和道路临时停车泊位重新定点划线,根据规划和城区停车需求,确定公共停车场数量和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点。同时将修订完成新的停车场收费标准,实行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辐射、由高到低的停车级差价格,对于同一地区机动车停车场和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的停车收费价格,采取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室外高于室内的定价原则,建立不同类型停车场收入调节机制,引导停车资源合理使用。今后,凡是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和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的停车收费一律使用财政部门提供的票据,收费全额缴入财政纳入预算管理。其他投资主体投资建设的停车场收取停车费,继续使用地税部门提供的税务发票,纳入地税部门管理范围。整治活动将持续至6月30日结束。
在听取全市规范机动车管理前期准备工作进展汇报后,袁占亭指出,治理交通拥堵任重道远。对于兰州市而言,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一方面,要完善城市道路交通路网,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道路交通组织管理,规范交通秩序,改善交通环境,从而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目前,由于兰州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无序,给原本脆弱的交通体系增加了更大的承载负荷。因此,破解兰州市交通拥堵,整治、规范机动车停车场管理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站在解决民生问题的高度,迎难而上,奋力攻坚,切实把规范机动车停车场管理集中整治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袁占亭指出,城市的道路属于公共资源,而随意占用城市主干道、重要交通次干道设置收费停车位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行人和非机动车甚至是机动车的正常通行。公共资源要为大多数市民出行服务,任何个人和机构无权随意占道收费,规范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位势在必行。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下一步,公共停车场和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的收费资金,除用于机动车停车设施的日常保养、维护和成本管理支出外,一部分用于建立“停车场建设专项资金”,其余全部用于公共道路的维修与建设。
袁占亭要求,规范机动车停车场管理集中整治工作,既是“以人为本,科学治堵”的具体措施,也是为民服务的务实之举。有关各方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加快推进”的原则,由市畅通工程领导小组规范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全力推进全市规范机动车停车场管理集中整治活动。要加强督查,对各部门在规范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实施方案中所承担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每周都要进行督查,确保整治达到预期目的。对不按审批规定将停车场挪作他用的,给予处罚并责令限期恢复用途。
袁占亭强调,要合理确定停车设施配建指标,对公共建筑、商业街区、居住区、大中型建筑等必须按照标准设计配建停车泊位,达不到标准的规划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各县区政府也要对辖区各单位、公共建筑内部的各类停车场进行普查,对具备条件在夜间开放、节假日向社会有偿开放的停车场地,积极与产权单位协调,通过错时停车将泊位向社会开放,实现停车场资源的充分利用,缓解城区停车难的矛盾。要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建设停车场(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建设停车场(库)。
市城管执法局和市交警支队分别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
新闻推荐
兰州是陆域版的地理中心,也就是说它是地理学上的中国“心脏”。兰州又名金城,由来已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语言是一个民...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