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惠民帮扶行动在市民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3月15日,读者刘贵和写信给本报编辑部,就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及全市“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工作”谈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兰州日报编辑部:
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及全市“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工作”一开始,只要是有贫困群众的地方,就有我们“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蹲点帮扶的干部。他们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更增添了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但是,众所周知,我们甘肃是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地域环境限制,再加文化低,贫困面大,要全面实现奔小康的目标,确实有不少困难存在。农村的贫困面到底有多大?贫困程度如何?只有掌握了这个社情民意,才能对症下药,把问题解决得彻底一些。
新时期的农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农民在脱贫致富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用轻描淡写的方法来解决,就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我认为,就脱贫致富而言,能够让百姓致富的项目很多,但缺的是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比如说养殖业,养牛养羊养猪、繁育新品种,因财力不足,未形成定量化的规模;种植业,蔬菜、果树、草莓、药材种植数量少,购销不畅通,农技力量跟不上,一旦发生病虫害,致使种养人员无计可施;劳务输出方面,对外出打工人员,缺少全面培训,有技术的活干不了,只能干苦力活,造成就业难;还有留守儿童的管教和年老体弱人员的抚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怎样用常规化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如今,一些农村缺医少药和农技力量不足,需要逐年增多的新生力量来支撑;再者,农村的饮用水和道路建设,仍然严重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畜牧业的发展。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制约农村和农民发展的难题,也是实现全面奔小康的阻力。
因此,我希望,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万民干部下基层活动中,广大干部要结合每个帮扶户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科学合理的制定帮扶计划;帮扶行动重点应该在帮助贫困群众增强“造血”功能上,而不是一哄而上的“输血”;要找好项目,持续关注,一抓到底,发挥好沟通、联系、桥梁作用。这样,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新闻推荐
全市规范机动车停车场管理集中整治工作会议昨举行 下月起兰州市全面启动公共停车场及临时停车泊位市场化运作
【本报讯】3月16日,全市规范机动车停车场管理集中整治工作会议在市政府举行。会议决定,从4月1日起,兰州市将全面启动对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和人行道临时停车泊位...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