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是人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时节。对于喜欢踏青郊游的兰州人来说,这个春天要去哪里?
“卧龙岗园林公墓每年清明节期间接待的上山扫墓者数量都在10万人以上。一方面这些人都是在清明之际来扫墓祭祖,另一方面卧龙岗近年来在绿化、环保方面的巨大付出也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很多人都喜欢把去卧龙岗上坟当作一次有意义的春游。”甘肃卧龙岗园林公墓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卧龙岗开园18年来,每年清明期间上山扫墓者的数量几乎是呈几何倍数在增长。
“上山的道路好了,绿化越来越好了。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卧龙岗打造成人们踏青郊游的好地方。”甘肃卧龙岗园林公墓负责人说。
市民要把卧龙岗建成踏青景区
作为有着地理之便的甘肃卧龙岗园林公墓,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每到清明期间,几乎天天人满为患。清明祭祖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一个节日,从2008年以后,随着清明节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以后,每年这个时候都是继春节之后的又一个返乡高潮。“这几年清明上坟祭祖的人越来越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甘肃卧龙岗园林公墓负责人告诉记者,卧龙岗园林公墓因为距离市区近,交通便利,再加上这几年山上的道路、绿化以及服务环境改善,这里已经成为吸引人们外出踏青的一个重要去处。“清明上坟,一方面是来拜祭祖先,另外更重要的一方面也给人们在春季出门观景、进行户外活动和放松心情创造了一个机会。”
居住在城关区陇西路的市民王立彬先生,这两年在清明节时都会和兄弟姐妹带着孩子们一起来卧龙岗给父母扫墓,几家人凑在一起热热闹闹呆上半天。“给父母扫墓是为人子的本份,这个习惯我们一直没有改变过。前几年因为上卧龙岗的路不好走,孩子们也不愿来,每年都是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人来一趟。这几年,卧龙岗的环境改变了很多,不仅把山上的路修好了,而且在山上种了很多树木,每年清明节的时候山上已经绿色遍地了。因为路好了,车子能直接开上去了,孩子们也高兴。平时大家工作忙聚不到一起,趁这个机会团聚一下,在父母的坟前谈谈心,孩子们之间也加深了交流。”王立彬告诉记者,从他这几年的观察来看,卧龙岗的绿化工作搞的很不错,给人们营造了一个很理想的春游踏青环境。“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年能够把卧龙岗建设成为距离兰州市最近、环境最好、规模最大的郊游景区,除了能够提供祭祖方面的服务外,更重视在春游环节上的服务和管理,让每一个来这儿的人能够走进春天、亲近自然。”
卧龙岗上的多元文化特色
一束鲜花,一株新绿、一杯醇酒、一盘水果,一曲悠扬的乐曲……
在传统的祭扫节日里,卧龙岗内文明祭祀之风正悄然兴起。
在倡导现代祭祀的同时,卧龙岗人更注重绿色与环保理念的延伸。
这两年在清明或中元节去卧龙岗,人们会惊异地发现,这里不仅仅是缅怀先辈、寄托哀思、扫墓祭奠的地方,更是一个领略殡葬文化、体悟人文思想的场所。
其实,从建园之初开始,卧龙岗人就把打造园林墓区,构建景点特色作为未来卧龙岗发展的一个中心工作来做。据了解,卧龙岗园林公墓内的福寿源、龙馨园墓区占地面积3万8千平方米,设计理念领先,寓意深刻,服务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气势恢宏,震撼业界,在甘肃公墓行业首屈一指,在建设中,注重伦理和自然有序地结合。孝心感恩广场、福泉喷涌、祥云柱矗立、十二生肖雕塑和二十四孝图气势宏伟,庄严肃穆,寄予“孝行天下、感恩永存”的寓意,正是中国“天人合一”传统哲学思想和优秀文化的传承;在重视低碳、环保生态环境的同时将传统文化赋予人文景观的建设相结合,使甘肃卧龙岗园林公墓富有极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不断完善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今后也会把人文景点建设当作卧龙岗未来园林化、景点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在道路交通、停车场、便民休息场所建设等细节问题上多投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真正让卧龙岗成为兰州市民最喜欢的春游景点。”甘肃卧龙岗园林公墓负责人说。
投入是关键
园林墓区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但是它的验收、评定却有着很严格的标准。绿化达标、环保检测标准、道路硬化率及交通便捷程度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有巨大的投入来做保障。没有人细算过,18年来卧龙岗在这些方面的投入究竟有多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经过了大手笔投入的卧龙岗园林公墓在甘肃众多的公墓中已经一骑绝尘,早早地站在了大公墓经营的制高点上。
“这些年光在道路、交道、绿化、水利等方面的投入资金早已过亿元,这些投入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甘肃卧龙岗园林公墓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公墓经营者来说,一分钱的投入就会有一分钱投入带来的改变,而其中前期的投入最为关键。“我们管理层一直有一个共识,就是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地方。在投资方面多从基础设施着眼,多为老百姓考虑,多为未来考虑。在墓区建设方面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前瞻性。”
据了解,近三年来卧龙岗园林公墓重视低碳、环保,投资上千万元建设了“孝心感恩广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卧龙岗每年都要投入近千万元,进行供水管道的维修、改造、增加喷水浇灌设施,增加绿化面积。2011年又斥巨资削山移土平整出100多亩建设绿化疫苗基地,培育适合墓区的松、柏科树苗、藤本植物和其他季节性花木,为墓区的绿化和建设提供苗种。经过数十载寒暑季节的考验,林木成活率达95℅以上,草坪覆盖率达90%以上,且长势良好,在极度干旱的高寒山地上,已形成一处独具风格的绿色景观。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天下午,今年高考一诊的最后一科英语科目考试结束。为了帮助考生了解自己考得怎样,本报继续邀请兰大附中的老师对英语、文综、理综三科进行点评。同时,本报新闻网...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