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闻 永登新闻 皋兰新闻 榆中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兰州市 > 兰州新闻 > 正文

引资引智服务发展

来源:兰州日报 2012-11-14 20:35   https://www.yybnet.net/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兰州作为甘肃的省会和内陆地区的枢纽,是西部地区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省委、省政府对兰州发展高度重视,要求兰州必须在全省转型跨越中挑大梁,充分发挥中心带动、开放带动、示范带动作用。随着兰州新区跻身为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正处于政策叠加、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热土。如何在注重招商引资的同时,加快智力引进,使经济合作领域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必须牢牢把握“服务发展”的主基调,着力落实人尽其才新要求。

产业发展决定人才开发的方向和层次,人才开发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保证。开展人才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全市转型跨越发展才能切实发挥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因此,要始终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的工作思路,将人才工作放在优先位置常抓不懈。一要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面对新形势,我们要本着“对人才高看一眼”和“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工作理念,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使人才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安排、有落实,为开展人才工作提供组织保障。要积极延伸人才工作的重点和服务触角,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人才队伍现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着力抓好人才的培养、培训、选用、激励等机制的建立和创新,大胆引进、培养所需人才,创新方式,多措并举,用保姆式的服务,不拘一格地推动人才战略的实施。二要解决问题,推进落实。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同时,要善于分析人才规划实施过程中有关人才政策、人才环境、人才服务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提出切合实际、针对性强、富有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采取卓有成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有力推动人才工作责任制落实。三要营造环境,强化服务。人才集聚最重要的是环境,良好的创业环境和优越的人文环境是吸纳人才的主要因素。一方面要以“便才、利才、亲才、惠才”为原则,着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发展创业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舆论环境和人文环境,不断增强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积极搭建人才“想干事业有机会、能干事业有舞台、干成事业有前途”的良好平台,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对人才的关爱服务体系。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行“保姆式”跟踪服务,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限时办结等措施,优质高效地做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服务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紧缺急需人才和高素质人才能够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逐步营造重视人才工作、支持人才工作、做好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必须始终坚持“人才优先”的总方略,着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人才工作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人才工作和跨越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一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柔性引进高端人才。今年以来,兰州市先后引进甘肃智谷产业园、生态农业科技开发、熊猫梦文化综合体、赣商企业总部中心、大敦煌文化特色产业园、兰州儿童体验和青少年科技中心、甘肃文化产业西域金城创意社区等研发机构、科研总部、文化创意产业项目32个,总引资134.79亿元,吸引了大批高端科技人才入驻兰州市。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在干事创业中发现人才,采取项目合作、聘请顾问等方式,引导各大企业、大项目在兰州市设立科技含量高、高端人才密集、附加值高的研发机构、服务中心和地区总部等。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的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可采取兼职、咨询、讲学、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与入股、投资办企业、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拓宽招才引智渠道。特别要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及特大项目带动引进等方式,形成多元化引才格局。二要探索“人才特区”模式,大力开发实用人才。搞好“人才特区”建设,是践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举措。要按照建设兰州“人才特区”的安排部署,全面把握国家、省、市重大人才工程的政策机遇,在引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的同时,积极发挥兰州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聚集、技术领先的优势,大力实施人才“小高地”工程,通过定向服务,吸引企业管理和高技能人才,推动重点等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三要有效整合资源优势,探索建立经济合作“智库”。要以《兰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为指导,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兰州市构建“3+8”板块经济体系及发展多元支柱产业的要求,根据各个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围绕八大支柱产业的40个发展方向、60个产业链,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重点任务、队伍建设、组织领导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明确人才工作任务,使之符合《兰州市经济合作工作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的具体要求。要依托省内外高端经济合作资源,积极探索建立兰州经济合作“智库”,对经济合作行政部门、企业、驻兰商会、办事处、社会中介、科研院所、教育培训机构等力量进行进一步整合,形成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新格局,为全市经济合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决策咨询服务。四要坚持培养使用相结合,系统培养技术人才。充分发挥能源和新能源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等产业优势,大力引进和建设研发机构、科研总部、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承担技术创新项目、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学术技术平台的建设,为企业人才提供重要的科研岗位和科研项目,为企业人才施展才能提供广阔舞台。特别要鼓励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面向外界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兰州市投资创业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与此同时,通过高端人才、技术人才等队伍的建立,有效提升产业服务水平,形成上下联动、全面覆盖的产业服务网络。

三、必须积极拓宽“人才支撑”的主渠道,着力增强人才服务实效性。

做好人才工作,最终目的是要挖掘和发挥各类人才的服务作用。因此,要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引导各类人才在推进招商引资中发挥作用、贡献才智。一要深入一线,定点服务。今年上半年,兰州市经济合作部门为兰州亚韩医学美容医院、重庆甘肃商会农业旅游产业基地、兰州第一大道项目、兰州市雁滩城市综合体等企业和项目解决了17件涉及供水、供电、运输、经营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为人才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服务理念,积极深入各企业,主动了解企业人才在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实行限时服务、承诺服务,从体制机制、后勤保障等方面为人才建设提供便利。二要积聚优势,超前服务。借助兰州区域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大中型企业的科技智力优势,依托全市“政产研”工作平台,建立健全重点产业发展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机制,协助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使现有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全市发展大局。三要依托项目,跟踪服务。进一步做大做强“三区”,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通过特聘兼职、资源共享、成果转化、课题或项目合作研究、专项技术联合攻关、技术咨询等方式为兰州市提供智力服务。以兰州新区建设为重点,把招商引资与引智结合起来,依托重大项目积极引进项目建设专业人才,并为其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保其有位、促其有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个人才干,使其有用武之地。四要合作共赢,培养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广泛开展“招才引智”活动,采取高薪聘请、项目合作等形式,开展高端技术领域和企业引智活动,有效缓解部分领域人才紧缺的状况。五要发挥作用,促进发展。要始终将人才工作作为开展经济合作工作的“内动力”,通过开展优质高效的人才工作,全面促进经济合作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新闻推荐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为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支撑

卫生行业是人才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卫生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人才强卫和人才强市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是...

兰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兰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引资引智服务发展)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