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绿如毯、美丽富饶的红古川;滔滔不息、奔腾东流的湟水河。兰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就坐落于被称誉为百里绿色长廊的红古川里湟水河畔的红古村。兰州二十四中学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校园建设的变化,可以用“脱胎换骨、翻天覆地”来概括和形容。让这个亲历了半个多世纪风雨沧桑的老中学焕发青春,发生巨大变化的,就是这个中学的带头人,校长党仁福。
兰州二十四中是比红古区建区历史还要早建立的一所完全中学,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一页。“虽然辉煌,但在二十世纪末期,二十四中却经过了一段令人惋惜的路。那个时候,整个学校宿舍破败危旧,校园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住进学校的宿舍里更是刮风天房顶往下掉土落灰,睡到半夜,顶棚里的老鼠窜来窜去在厮闹打架;下雨天,屋墙潮湿,地面渗水,路上泥泞难行。”二十四中的现教研室主任顾学怀,对昔日二十四中的面貌记忆犹新。2003年3月,组织上任命党仁福为兰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副校长。
来到二十四中,面对学校的现状,党仁福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必须尽快理顺办校的方向,找准阻碍学校发展或止步不前的症结,尽快理清学校今后发展的思路。党仁福利用课余和休息时间,进各年级组、校各办公室、教研室作调查研究,走访教工宿舍讨教征求意见、建议。他抓住国家修建兰海高速公路的有利时机,平整了操场,美化了校园环境。看着心爱的学生们在平整的操场上欢快地做操、运动、嬉戏,党仁福心里乐了,师生们也舒心地笑了。环境虽然变了样,但年久失修的危旧校舍危及着师生们的生命安全,又严重影响着学校的形象,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党仁福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了给学生们建起一栋舒适安全的宿舍楼,党仁福带头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款45万元,又多方筹措到资金105万元,于2004年9月新建起了2160平方米能容纳700多名学生住宿的学生宿舍楼,从根本上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也消除了安全隐患。紧接着,投资35万元,建筑面积450平方米的教工宿舍楼又拔地而起,于2007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2008年,争取国家中小学危房改造专项资金185万元,建成2600平方米综合实验楼;翌年,又添置了1.5万元的各种实验药品、器材,为教学创造了基础条件。
党仁福从2003年任副校长到校长的10年时间里,他跑项目、跑资金,舍弃节假日,十年不取分文补助,无私奉献了700多个工作日,用10年的时间干了12年的工作。用他的话说,就是用只争朝夕的精神,“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
党仁福刚到二十四中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低迷,生源锐减,学生家长与社会的认可度很低,在校学生一度下滑至700余人,学校的生存发展面临重重困难。党仁福和班子一起认真分析研究,找准切入口,从细节入手,严抓管理,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并提出了“习惯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特长育人”的“五个育人”法,从学生的仪容仪表、行为习惯等着手抓起,全方位培养学生,多渠道培养人才。在党仁福的带领下,二十四中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今年该校的高考成绩更是喜人,二本以上35人,高考录取率达75.6%。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兰州11月6日电】甘肃省迎接党的十八大重点图书首发式6日在读者出版集团举行,由甘肃人民出版社等9家甘肃出版单位推出的17种优秀图书正式出版发行。刚刚出版发行的甘肃省迎接党的十八大...
兰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兰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